我搬进城里居住已经有十几年时间了,母亲一直住在乡下,这期间我曾三番五次想要接母亲来城里同住,都被她坚定地拒绝了:“不去,不去,在乡下多好啊,有山有水,空气也好,出门就能碰到老邻居,再说了,我也舍不得我的菜园。”

    母亲有一个菜园,就在老房子的后面,两亩地左右的样子,已经有30多年的光景了,是在我们还小的时候,母亲一铁锹一铁锹整理出来的。刚开始菜园只有院子的四分之一大,种些萝卜白菜,慢慢地,母亲开始“开疆辟土”,种的菜品种越来越多,辣椒、茄子、西红柿、豆角、丝瓜、南瓜都成了菜园的常客,后来整个后院都成了母亲的菜园。

    菜园规模不算大,却被母亲整理得井井有条,这一畦种的黄瓜,那一垄点了萝卜籽儿,这一边种上西红柿,那一边就种点茄子,连靠近栅栏的缝隙,母亲都见缝插针,种上了喜欢往高处攀爬的丝瓜和葡萄,还种上了几颗南瓜,栽下了几棵桃树和樱桃树。院子本来就是木栅栏做的围墙,等于与外面的自然环境界而未界、隔而未隔,偶尔有越界而来的喇叭花、野菊花、蒲公英就五彩缤纷地成了母亲菜园的装饰。父亲心灵手巧,用废旧的木料在菜园边的空地上盖起了一座小凉亭,摆上木桌藤椅,就有了几分田园风光的味道。

    菜园不大,却出产丰富,不但满足了一家人的日常需求,还用萝卜柿子换来了邻居家的瓜果桃李。母亲热情好客,从来不吝啬物质的分享,到了菜园收获的季节,老远看到走来的邻里乡亲,母亲就会热情地招呼人家,“婶子,豆角好了,摘把豆角回去做焖面吧。”“赵姐,正好我在摘柿子,拿几个回家加糖拌一拌,可好吃了。”“李哥,甜瓜好了,正好摘几个给孩子尝尝。”母亲在招呼的同时,手脚也没有闲着,直接就会挑那些长相好的蔬菜瓜果塞到人家手里。同样我们也能享受到来自邻居的馈赠,张家的桃子,李家的杏子,还有赵家的西瓜。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邻里乡情被大家演绎得淋漓尽致。

    后来我们都长大成人,有了工作,有了自己的小家,也慢慢地都在城市落了脚,可是母亲一直坚持住在乡下,坚持种着她的菜地。我们姐弟三人担心母亲的身体,几次要求母亲来城里和我们同住。母亲拒绝得很干脆,常说这里是她的根,她不能离开这片土地,离开这里她会水土不服。

    于是我们姐弟三人就约好,一周回一次家,陪陪父母,可是一忙起来有可能几个月都回不了一次家。母亲从来没有抱怨,只是会在菜园收获的时候给我们把蔬菜送到身边,“老大,园儿里的柿子都熟透了,给你带几个尝尝鲜。”“老二,你最喜欢的甜瓜好了,自己种的就是好吃。” “老三,园儿里的黏玉米结粒了,给孩子掰了几穗尝尝。”母亲没在身边,可是却时刻惦记着我们的喜好,而我们却一直吝啬着自己的时间,吝啬着回去陪伴父母的机会。

    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我们能陪伴在身边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少。子欲养而亲不在,人世间的多少遗憾都是因为一句“没有时间”。我不想留有遗憾,也不想再让父母对着电话表达思念。于是就和家人约定,以后有时间不再带着孩子去体验什么农家乐、采摘园,也不再参加什么聚会、组团游,就带着孩子回到父母的身边。就在菜园的凉亭里,我们三个喝着茶,聊一些七七八八的杂事,孩子们则一头扎进母亲的菜园里,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采摘瓜果,母亲摇着蒲扇笑意盈盈地忍受着我们的“聒噪”,父亲则低着头做着他钟爱的手工,远处时不时传来一两声鸡鸣狗吠。阳光明媚,炊烟袅袅,欢声笑语的菜园在阳光的照射下越发有了神采,一切都那么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我想这就是最美的人间烟火吧!

 (作者单位:中铁三局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