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什么文化,不认识几个字,一辈子没有离开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华北平原。母亲一生孤独,爷爷奶奶过世早,姥姥姥爷又很早撒手人寰,仅凭一双手拉起这个家,尝尽了人间酸甜苦辣,岁月压弯了腰,也积累了一身的病痛;母亲是辛苦的,在那段缺衣少粮的岁月中,养育了我们几个孩子茁壮成长、成家立业;母亲是平凡的,如千千万万母亲一样,用最纯真的善良、坚毅的性格诠释了“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母亲用黄土地上最质朴的麦穗养育我长大,伴我读书进步,远赴他乡工作,从此与母亲聚少离多。

    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哥哥来电话,说是母亲又病重了,已经住院两周了,母亲不让把她生病的消息告诉我,以免我担心和牵挂。这是母亲第14次住院,虽然间隔了8年,但是我仍然清晰地记得母亲第一次住院的场景,也是那次住院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生离死别!第一次感受到生命是多么的脆弱!第一次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生命力的执著。

    2014年8月,母亲第一次因重病住院,在ICU(重症监护室)整整待了7天,因为抢救和怕感染不让家属探视,每天我和哥哥焦急地在密封的白色铁门前徘徊。等到第6天,医生从ICU出来,叫了一声我的名字,说是母亲想见我,也许是母亲在弥留之际呼喊着我的名字,我穿好防护服,收拾利落,跟随医生来到母亲床前。母亲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母亲用微弱的眼神看着我,也许认出了我、也许冥冥之中在叫我,嘴里不时地发出“呜呜”声音。我知道母亲心里一定很难受,我握着母亲干枯的手臂,母亲眼角流出了泪,我也泪流满面。我想当时母亲肯定在想,我一定能救她,因为几个孩子中我学历最高,我认识的字最多,母亲看见我也许就看到了希望。后来医生进行了联合会诊并咨询了有关专家,对母亲进行了靶向治疗,母亲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后来,我问过母亲是否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母亲说什么都不记得了,只是觉得那段时间自己在天空飘着,飘着飘着看见我们几个孩子就回来了,这或许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召唤吧。

    因为工作的性质,我常年奔波在外,与母亲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后来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与母亲促膝长谈的机会更是屈指可数。母亲爱操心、闲不住,逢年过节就提前给我们几个孩子打电话,问好我们的行程,到村口去接我们。母亲因为年龄和疾病的原因,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了,但是只要我提前告知母亲行程,母亲总会拄着拐杖、让哥哥搀扶着到村口去接我们。后来,我和爱人约定,以后每次回家再不给母亲提前打招呼了,推开家门的那一刻,母亲总说:“回家也不提前说一下,吃饭了吗?”虽然言语中有些许埋怨,但是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立马踉跄着起身就去给我们做吃的,生怕我们在外边吃不饱、受委屈。

    我的母亲虽然一生辛苦操劳,但却任劳任怨,用一生的芳华努力奋斗。她慈爱、善良、美丽,赋予我生命、给予我生存下去的勇气,教会我“人一旦有信念、就不要放弃”。母亲一生平凡,平凡的如一望无际麦田中的一穗麦子,经历风雪、直立向上,从不向困难和挫折低头,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和坚毅的性格,在她热爱的黄土地上,看着一茬茬麦子在阳光下茁壮生长,在风中散发着独有的清香,迎接着收获的季节。

 (作者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