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正涛(右二)和同事们在工程现场进行施工技术讨论                      ■企业/供图

        北京建工集团轨道交通22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8合同段项目总工程师、副经理卞正涛从业10年来,用地铁施工行业前沿理论知识和最新技术服务保障市民出行畅达和城市运行有序。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施企协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取得发明专利10余项……光彩的获奖履历标记了卞正涛拼搏奋进的行程,更诠释了学习的价值,奋斗的力量。

        在一座车水马龙的城市地下隧道下方,再挖出一座地铁站来,这在北京地铁15号线奥林匹克公园站建设之前史无先例。车站整体平行密贴下穿既有大屯路隧道,穿越后沉降值必须控制在30毫米以内。这是当年仅23岁的卞正涛面对的第一个项目。

        很快,该项目迎来了最具挑战性的关键节点——在狭小的地下洞室内进行直径1.8米、成孔深度47米的中桩施工。面对挑战,卞正涛每天数次出入地下30米深的施工现场,收集施工数据、掌握现场情况,确保施工过程的全部数据没有遗漏。回到办公室后,他查阅和研究大量的文献,撰写研究可行性方案、报告等材料,最终“磨”出了最佳施工方案,率先完成了国内外直径最大、成孔最深的暗挖小导洞内大直径中桩施工技术,成功将单桩的成桩效率从7天缩短至3天,课题成果先后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经过多项地铁工程和创新课题的研究历练后,卞正涛接到了新的课题——装配式综合管廊智能建造技术的研究工作。装配式综合管廊建造已经拥有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技术体系,作为来自一线的技术研发者,卞正涛精准锁定了装配式管廊在施工建造场景中的痛点——拼装施工时高精度要求带来的耗时与费力。通过查阅相关国内外专利、论文,总结梳理相关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卞正涛从结构设计、施工工法及施工装备等方面提出了装配式综合管廊自动拼装解决方案,通过搭载智能建造装备,让管廊构件自己“走”起来,实现自动化拼装。

        学以致用是最终目的,新装备应用后的效果如何?卞正涛选择在基坑里“连轴转”。时至冬至,北京深夜气温已降至零下10多摄氏度,他穿了两件羽绒服仍然感到被冷风吹透了。工人看他总在现场盯着,便问他:“卞总工,您在办公室等结果就行了,何必跟我们一起受这份罪呢?”卞正涛朴实地回答:“只有最快拿到一手资料,才能迅速作出正确判断,为后面工期节省出时间。”待最后一节预制构件重新安装就位,已是清晨5点。在学与用的交互中,卞正涛团队研发的全国首例机械化拼装的装配式管廊也成功应用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区建设现场。

        勤学习、肯钻研,这是领导和同事们对卞正涛的一致评价。把学习、工作、创新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是卞正涛为自己定下的学习要求。在担任北京地铁16号线01标工程技术负责人期间,他研发的“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机械化暗挖技术”成为了国内外首例在地铁矿山法隧道施工中用机械代替人力的技术创新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卞正涛看来,学习是获得经验、提升能力的“进化”之路。如今,作为项目团队唯一的“90后”班子成员,卞正涛已经是众人关注的“技术大拿”,但他丝毫没有放松学习的要求,始终坚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自学行业前沿技术理论知识,自觉制定和执行个人学习计划促进自我提升,同时,有针对性地学习进修商务、施工、安全等专业知识。2021年,他被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破格评选为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