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现场      ■企业/供图

        9月27日,在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现场,数千名施工人员正在紧锣密鼓的展开施工。现场负责人表示,“目前副中心站建设已经进入站房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站房正在进行地下二层候车区顶部建设,同时开始向更深的地下三层站台区迈进。未来该站将成为连接京津冀的重要铁路门户。”

        国铁集团发改部发展战略与规划处副处长邓立红介绍,截至2022年8月,京津冀三省市铁路营业里程达10848公里,其中高铁2369公里,实现铁路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全覆盖,高铁已覆盖京津冀所有地级市。

         副中心站站房    进入主体结构施工

        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位于副中心核心区,西起北运河东岸,东至东六环外路县故城遗址区,北起京哈铁路南侧路,南至杨坨中路、杨坨一街,实施范围约59公顷,地下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京唐城际铁路和城际铁路联络线车站、地铁22号线(平谷线)和M101线车站、接驳场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公共服务空间、市政配套6部分。项目于2019年11月30日开工,预计2024年12月底完工。

        目前副中心站建设已经进入站房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作为“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支点,其建成后将集成2条城际铁路、3条地铁线路、15条公交,可实现1小时京津冀都市圈交通,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30分钟到达北京核心区的交通高效衔接。

        项目现场负责人介绍,与其他车站施工不同,副中心站的建设采用逆作法工艺。也就是在桩基施工完成后先进行顶板施工,再向下逐层开挖,进行地下一至三层的建设。在逆作法工艺中,建设单位运用了多种新技术。如中铁建设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桩柱一体化施工垂直度可视化监控系统”,形成“超大直径逆作柱桩一体高精度垂直度控制”专利,为每一根钢管柱安装垂直度传感器,在内壁安装倾角仪,多种高精度仪器为技术人员实时反馈坐标、倾角、频率、振幅等数据信息,在钢管柱下插过程中实时校核,确保施工精度。

        据了解,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北京市第八座铁路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北京东部地区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对于提升城市副中心对京津冀地区特别是北京东部区域的交通辐射能力,进一步发挥城市副中心的交通枢纽门户作用,完善北京市客运枢纽格局起到重要作用。

         京唐、京滨城际    进入联调联试

        由京津冀铁路公司主导投资建设的京唐城际和京滨城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交通支撑,是京津冀城际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两条城际铁路已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这也是全线开通前的‘冲刺阶段’。”京津冀铁路公司发展规划部部长万忠泽说。

        京唐城际铁路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终至河北省唐山市既有唐山站,途经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廊坊市、天津市宝坻区,线路全长约148.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共设置车站8座。开通初期,由北京站始发终到。京唐城际铁路经通燕联络线与京哈线衔接,经唐滦联络线与津秦高铁衔接,是以城际客流为主、同时承担部分中长途跨线客流运输功能的高速铁路。

        京滨城际铁路起自京唐城际铁路宝坻站,引入既有滨海西站。正线线路全长约96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宝坻南至北辰段基础设施预留进一步提速至350公里/小时条件。全线共设置车站4座,分别为宝坻站、北辰站、天津机场站、滨海西站。初期开通宝坻至北辰段。

        万忠泽表示,两条城际铁路开通后必将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区域及全国路网布局,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铁路网    有力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铁路建设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陆续建成投用了京张高铁、京沈高铁、京雄城际、崇礼铁路、北京丰台站、雄安站等重大项目,实现铁路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全覆盖,高铁覆盖京津冀所有地级市,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邓立红介绍,雄安新区及周边地区铁路规划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根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雄安新区“四纵两横”区域高铁(城际)网络正在加快成型,京广高铁、京雄城际已建成投用,雄安新区至大兴机场快线已开工建设,雄商高铁、雄忻高铁即将开工,石雄城际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进,相关项目建成投产后,雄安新区将高效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

        据雄安高铁公司副总工程师苑春刚介绍,雄商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北起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终至商合杭高铁商丘站;雄忻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东起雄安站,终至忻州西站。这两条高铁建成后,将助力雄安新区建设,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结构,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对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