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项目竣工并移交雄安新区                                            ■企业/供图

        由中关村发展集团成员单位工业院负责代建的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中学项目,于7月31日竣工并移交雄安新区。这是北京市支持雄安新区“三校”项目中继幼儿园和小学项目移交后,最后一个完成竣工验收并交付的项目,标志着北京市全力支持雄安新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取得阶段性进展。

        2017年8月,京冀两省市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北京市以“交钥匙”方式,支持雄安新区新建幼儿园、小学、完全中学、综合医院各1所。其中“三校”项目(即北海幼儿园雄安校区、史家小学雄安校区、北京第四中学雄安校区)交由工业院负责代建,于2019年9月20日开工建设。2021年12月30日,北海幼儿园雄安园区项目竣工验收并移交雄安新区。2022年6月22日,史家小学雄安校区实现竣工并移交雄安新区。

        本次交付的中学项目,规划用地面积565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615平方米。学校整体布局践行当代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书院为主题,主张“杏坛不必有其地”,在各单体内通过建筑空间的利用,打造多中心、多层级的拓展教育空间,用于不同场景的学习和交流需求,从而适应当代“开放式”教学模式发展趋势。

        该项目充分采用室外活动平台和建筑连廊形式,将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德育展厅连接为一个整体,实现教学、行政办公和体育拓展各功能资源共享。室外运动场和篮、排球场相对独立设置,可实现错时、错峰分时段对社会开放,强化学校的微社会属性,以实现学校和社会充分融合。

        教学功能设置方面,教学楼内设置了中、小教室,合班教室、普通教室、学习讨论区和教师讨论区可满足不同课程、不同层级和不同场景的教学模式需要,为非固定教育教学模式创造必要条件;为实现后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验楼内还设置了录播教室,综合楼内设置了720座的学术报告厅,方便后期新区和北京方面在教学业务探讨和交流。

        安全管理方面,为有效保障学校内师生视力健康,各教室内均设置了防蓝光和防眩光的护眼灯;整个校区内已实现无盲区监控覆盖,室外围墙设置了周界管理系统,同时校区内实行人车分流管理,可有效保护师生安全。

        能源管理方面,为有效降低学校运营管理成本,工业院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整个校区能源数据采集和分析,以便实施掌握学校能耗方面数据,同时教室内设置电源管理系统,分时段集中控制教室内的电气系统运行,可大幅降低能源消耗,为学校后期实现低碳、高效运行创造了必要条件。

        项目实施过程中,工业院派驻项目团队积极筹划,在2019年9月20日提前开工的基础上,克服了规划条件调整、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大小市政交叉作业、断水、断电等诸多困难,在联合专班大力帮助下,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历时近3年,最终该工程于7月31日竣工并移交雄安新区。

        工业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工业院将按照新区方面的统筹安排,积极推进三所学校项目的教育教学设备就位安装工作,为项目开学投运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确保早日投运,努力将三校项目打造为新区教育领域的标杆工程,为助力雄安新区提升基础教育承接能力,促进雄安新区当地教育水平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