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今年本市主要城区的杨柳飞絮高发期已基本结束,全市各区积极行动,基本做到了“应湿尽湿、应扫尽扫”,飞絮高发区域数量较去年减少34%。

         飞絮防治形成“北京模式”

        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副处长张博介绍,经过多年探索,目前全市的杨柳飞絮治理已初步形成高位推动引领、突出4项机制、注重5项精准、抓好10项措施、加强科普宣传的“杨柳飞絮防治北京模式”。

        每年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杨柳飞絮综合防治工作,要求全市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提高重视、压实责任、务求实效。联防联控、监督巡查、30分钟反馈和应急服务这4项机制,为全市杨柳飞絮治理建立起高效的工作体系。17个区(含经开区)、12个委办局以及各区属单位、乡镇街道联防联动,统筹调配人员、物资等,共同开展防治工作。市园林绿化局与市气象局深度合作,通过媒体平台发布飞絮的始期、高发期等预测预报。在全市实行市级抽查-区级巡查-街道(乡镇)自查制度,成立专项防治巡查队伍128支,每日对全市飞絮易发重点区域进行巡查。

        杨柳飞絮高发期期间,防治区域精准,根据杨柳树雌株详查本底数据分析和全市人流密集的居住区、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划分,结合花序的预测预报和每日巡查,精准定位次日重点防治区域,提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防治对象精准,根据不同时期飞絮树种的不同,实时对防治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并利用杨柳树雌株详查本底数据在全市精准定位飞絮树种,保证防治对象精准落实到株。防治措施精准,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重点采取生物防治措施;行道树、片林重点采取高压喷水喷雾等措施;利用夜间防治车辆行驶优势,加大作业频次等。技术指导精准,根据100处监测点、观测点数据,专家每日研判,及时准确指导全市未来几日的防治重点区域以及采取的重点技术措施等。

        长短期治理10项措施,推进科学防治进程。自飞絮始发期进入战时状态,重点采取“整、喷、湿、清”4项措施。长期防治以从根本上解决飞絮问题为目标,重点采取“堵、疏、改、换、滞、注”6项措施。10项措施相互结合,基本能够满足全市杨柳飞絮防治需求。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出动防治人员35.31万人次、车辆20.14万辆次,清扫湿化53.58亿平方米,整形修剪4.43万株,高接换头1500余株,更新改造杨柳雌株3.24万株,生物防治45万株。

         不断创新飞絮防治措施

        西城区积极为辖区内中央单位做好飞絮的湿化、喷水、冲洗、清扫等防治指导工作。朝阳区建立了4支应急保障队伍,同多部门联动,全方位应对高发期。海淀区联合区气象局,加强区域重点飞絮防治力度。丰台区与区环卫中心联防联控,提高路面清扫和湿化的频次和范围。石景山区同区气象局、消防部门加强联动,结合气候变化,协同消防部门有效提升了防治力度。大兴区建立5处防治示范区,对示范区制定专项防治方案,为开展飞絮精准防治工作奠定基础。通州区通过微信、微博平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市民做好科学有效防护。平谷区成立了11支专业飞絮防治服务队,并联合环卫部门每日飞絮高峰时段对居民区、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的进行湿化作业,有效提高了防治效果。

        为了从源头解决飞絮问题,全市建立了以杨柳树雄株为主的优良乡土树种资源圃、采穗圃和繁育圃,目前已繁育不同规格优良雄性毛白杨30余万株,为老弱病残杨柳树雌株抚育疏伐和更新改造做好苗源准备。在技术方面,持续开展以绿色、便捷、低成本为核心的杨柳飞絮综合防治关键技术创新研究和防治机械设备开发。在空间上,持续开展的全市杨柳雌株详查为全市杨柳飞絮治理提供了详细的数据支撑。

         高标准防治山区局地飞絮

        目前,本市进入了第三个飞絮高发期,主要集中在六环外浅山、深山等区域,相关各区已经调集喷水车、雾炮车、清扫车投入飞絮防治工作中,并对重点区域加大巡查力度,重点做好用火安全管理,防止因飞絮引发火灾隐患。各区各部门将高效率做好防治应急服务,充分发挥杨柳飞絮防治应急服务队作用,做好防治指导和应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