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村北投服务保障团队合影留念                                   ■企业/供图

        近日,北投集团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闭环服务保障工作的干部员工安全度过隔离期,陆续出环,标志着北投集团服务保障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北投集团全流程地参与,凭借出色的服务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和表扬,用行动诠释了“双奥”企业精神。

        回首这场盛会,从申办、筹备、测试到举办,北投集团都留下了重要的印记。从2018年开始,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开工建设,北投集团进入了冬奥周期,依次承担了建设、运行区改造项目、北京赛区临时设施建设及冬奥场馆形象景观建设任务,同时作为冬奥村(冬残奥村)、奥运公共区、颁奖广场三个场馆业主单位,承担筹办及赛时期间能源及运行服务保障等工作任务,并配合做好冬奥会焰火燃放等服务保障工作。

        北京冬奥村,冬奥村广场区涉及餐饮娱乐、商业配套、文化体验等多项内容。这里是运动员、随队官员交流互动的主要区域之一。在疫情防控闭环管理的条件下,广场区作为运动员娱乐、休闲、购物的重要场所,提供各类优质的服务和保障尤其重要。

        和住宿、餐饮、医疗等保障服务外,来自北投博识物业公司的李东岗和他的团队的工作几乎少有人关注。2021年7月,李东岗选调至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运行团队担任清洁与废弃物管理业务领域经理,由他带领的127人清废团队在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24小时保障居住区、广场区、运行区全域内的环境清洁、垃圾清运、扫雪铲冰、污水消毒等任务。

        赛事期间,他们成为了“村里”最早起的人。每天还没亮就已经出现开始了工作。整个赛事期间,团队出动2000余人次,清运垃圾近4万箱、扫雪铲冰约23万平米,投放消毒液近2万公斤,开展90次余氯值比对,实现了零感染、零密接,污水消毒达标率100%。在保持道路不受降雪影响的同时,他还为运动员预留了旗帜广场、居住区、广场区等雪景,打造“北京冬奥村网红打卡点”。

        在北京冬奥村场馆里,张贴有大大小小超过5000多块的引导标识,为入住的运动员及官员提供了不少便利。北投集团冬奥村项目部的赵丹正是这项工作的负责人。赵丹带领团队认真研究规范、人行流线,核实功能区域及需求,确定每一处标识的设定、引导作用及感官效果,并不断进行优化提升,查漏补缺,让引导标识发挥更有效作用。冬残奥转换期间,在冬奥村项目部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赵丹和她的团队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所有标识转换工作。

        在冰立方、冰丝带的周围,很多白色集装箱式房、篷房等临时设施默默无闻,却承担了冬奥赛时转播、医疗保障、景观、电力、餐饮、安保及交通等30余个赛事业务领域的使用需求。来自北投通城公司的班浩见证了这些临时建筑从搭建到拆除的全过程。

        临时设施建设的周期短,时间紧,变化多,工程量大,仅临时设施建设一项,北京赛区达到了103935平米,此外还有现状室外场地改造约70000平米,新建钢结构8000平米。

        在班浩的笔记本里面,记录了他每周和每天的工作安排,参加的和主持的数百次会议,踏勘中绘制的草图以及发现的问题。开车、开会和现场检查,这三件事几乎占据了班浩每天全部的时间;每天早上7点出家门,常常深夜才能回到家,第二天早早醒来,他又会开始思考和安排新一天的工作。

        班浩和团队日夜值守、雷厉风行,确保了保障及转换期工作安全有序。在冬奥会及冬残奥会保障期间,完成应急处置和日常维修588项,完成新增需求248项,需要服务体育、转播、技术、安保、礼宾、媒体、观众服务等近30个业务领域。

        誉满中外的北京烤鸭、除夕夜的冰糖葫芦、正月十五的冰墩墩汤圆、二月二龙抬头的食龙耳……冬奥会期间,供餐团队让各国友人在竞赛场馆里感受到了地道的中国节日氛围,中国美食屡屡圈粉国际胃,给各国友人留存了一份别样的记忆,这些都出自北投绿心园林公司之手。

        绿心公司组织联合体共计874人,主要负责冰立方、颁奖广场、兴奋剂检测中心、两个公区等6个区域的供餐服务保障任务,面对供餐服务区域广、工作周期长、标准要求高,以及每天总服务保障人员近1万人的巨大工作强度,团队拿出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统筹部署供餐服务保障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35万人次的供餐服务保障工作。

        现在,北投集团后奥运时代已经开启,北京冬奥村将作为本市人才公租房,面向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人才配租;冬奥村广场区将变身打造北投购物公园与世人见面;运行区北投奥园1314,将通过体育消费、沉浸式体验、秀场影展等丰富活动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成为京城又一体育文化消费新地标。接下来,北投集团将充分用好冬奥遗产,延续冬奥品牌影响力,实现奥运遗产“可利用、可经营、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