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牛工作人员展示冬奥会赛时定制口罩                              ■记者 董一鸣/摄

        红、蓝、绿、青、紫......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志愿者们脸上佩戴的不同颜色口罩,与“一墩难求”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一样,让网友直呼“太想拥有”。

        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安全”一词显得尤为重要,小小口罩成为每个人的“必需品”。作为首都国有企业,北京时尚控股旗下铜牛集团积极践行国企担当,承担了本届冬奥赛时定制口罩设计研发及生产重任,为这场盛会奉献了“铜牛力量”。

        以匠心诠释责任

        接到任务时,铜牛集团姜钊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姜钊并不感到意外。2020年初,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口罩需求量也暴增,铜牛集团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第一时间投身到抗疫战线中,从零开始跨界研发口罩“芯”,不仅实现防护口罩研发生产达标,还成功研发出三种新型口罩,为防疫物资保障方面做出重大贡献。而也正是这支敢打硬仗、勇挑重担的“匠心”队伍,在临近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再次接到奥组委邀请,承担本届冬奥会赛时定制口罩的保障任务。

        “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冬奥理念相结合?”“如何佩戴舒适?”“如何满足应用,达到应用标准?”……2021年8月31日,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158天,姜钊带领团队与冬奥组委相关工作团队进行第一次沟通。据姜钊回忆,根据相关要求,口罩既要严格达到医用防护标准,又要在一定范围内把佩戴舒适性做到极致,这给他们的设计任务带来巨大挑战。

        接到任务后,姜钊带领团队成员开展设计需求调研。作为医用级多用途高效防护口罩,要满足医用口罩标准所需的十几项检测指标;其次,赛时工作人员众多,在保证该口罩性能的同时佩戴也要更加舒适,姜钊与领团队成员分析比较了2000多人的脸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

        以创新成就品质

        “通过找到这些工作岗位所面临的共性需求,经过多轮验证和讨论,我们以最优化的方案保证了该口罩的防护作用,同时兼具把中国元素很好地呈现出来。”姜钊说,经过主创团队的深度研究,该口罩设方案先后进行了100多次调整,通过逐步聚焦,明确重点诉求,最终研发出这款自主设计、自主专利的特别赛时定制口罩。

        据介绍,赛时定制口罩分为平面口罩与N95口罩。在材质上,团队进行了大胆突破和创新,运用了超柔标准的无纺布材料,使口罩拥有婴儿肌肤般的柔软触感。N95口罩鼻翼两侧还增加了适合不同人群脸型的M型幅度,将鼻条海绵提高1毫米以提升气密性。“口罩密封得越严,它有效的过滤效率就越高,气流速度就越低,而这款口罩呼吸阻力适中,稳定性好,可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姜钊说。

        密闭性有了,舒适性如何?“口罩的耳带大部分人都比较在乎,紧了戴上不舒服,松了密闭性不强。我们对这款口罩耳绳进行了特殊处理,使其具有高弹柔软的特点,避免佩戴时间长造成耳朵不适。”在姜钊看来,冬奥闭环内的工作人员每天佩戴口罩的工作时间最少在12个小时左右,为此,口罩耳带要既能起到固定作用,又需保证佩戴的舒适性。

        以设计传承文化

        在口罩外观颜色的设计中,为了与制服颜色相协调,团队从北京冬奥色彩元素中获取灵感,不同款式的口罩巧妙融合奥运五环色系,以此来展现工作人员的风采和奥林匹克精神。

        “我们希望这款口罩不仅具备标准的防护功能,设计上也能够融入到冬奥的氛围中。最终,深蓝、青绿、特制红、薰衣草紫等20种颜色被采纳,使口罩整体设计效果紧紧贴合冬奥会的核心色彩,体现奥运赛场上运动员的朝气与活力,成为一道时尚亮丽的风景。”姜钊说。

        为确保赛时定制口罩任务圆满完成,铜牛集团还创新研发了医用防护口罩的全自动生产线,强化科技应用,减少人为干扰环节,从设计到研发生产用时4个多月,圆满完成冬奥赛时定制口罩保障任务。

        从冰雪纷飞到春暖花开,作为首都国企,铜牛集团继北京2008年奥运会之后,又一次坚定地践行国企责任担当,全力以赴做好冬奥服务保障,不负重任,不辱使命,以实际行动倾情为北京这座“双奥之城”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