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老厂房改造为冬奥训练馆                                       ■记者 董一鸣/摄

        去年12月,以“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为创意的北京冬奥会火种灯来到首钢园区,标志着首钢冬奥时间的正式开启;两街之隔的首钢发电厂也在当月变身为首钢香格里拉大酒店,经过改造的酒店保留了工业痕迹更贴合冬奥主题;园区南侧的首钢滑雪大跳台银装素裹……

        从钢铁冶金的国之重器,到如今以城市更新范本,首钢集团2021年改革发展的诸多关键词中——冬奥保障排名第一。

        老厂区焕然一新

        冬奥之美源于运动之美,而对一个国家来说,冬奥呈现和留存在世人心中的更多是建筑。

        2021年,首钢集团按照“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要求,严格按照冬奥标准,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冬奥项目如期完成。

        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正式揭牌,范围覆盖首钢冬奥广场片区和工业遗址公园片区,是北京冬奥会赛前形成的重要遗产成果。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首钢奥林匹克公园将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最伟大遗产之一,首钢园区为环保转型呈现最佳范例和基准。

        首钢滑雪大跳台,各国运动员在此展示冬奥的冰雪之美。

        北京轨道交通M11线西段(冬奥支线)开通运营,“两站一区间”满足地铁出行条件,加强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区、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的服务水平,全力服务保障北京2022冬奥会。

        冬奥技术中心、电力中心交付使用,冬奥合作酒店—电厂酒店正式营业,制氧厂、六工汇、金安桥整体完工,北辛安路南段实现通车。道路、景观、绿化等全部达到服务保障冬奥条件。

        首钢人的冬奥信念

        本届冬奥会提出了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理念。这既是党和国家对冬奥会筹办工作的定位,更是首钢集团落实办奥理念的根本遵循。2021年,首钢集团将服务冬奥作为每一名首钢人的冬奥信念。

        从炼钢工转型到冬奥制冰师的刘博强,从天车工转型到冬奥讲解员的姜金玉,从炼铁工转型到冬奥安保员的李红继……他们结缘冬奥的经历代表了首钢转型升级的一个个缩影,人的转型不仅仅在于岗位的转换、新技能的掌握、素质的提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转型更是首钢人精神和信仰的体现。

        人的理想要落实到园区运营中,2021年,首钢园区平台各单位围绕交通、通信、餐饮、住宿、安保、医疗卫生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分别制定了标准规范。园服公司冬奥物业事业部冬奥项目客服团队按照“全周期、一站式、定制化”为冬奥提供优质服务,比如微笑统一露出8颗牙齿,茶杯杯把统一朝右45度,前后椅子间距统一1.2米。练内功,首钢人舍得花心思、舍得花精力,在细微处下功夫、在平实处见功力。

        首园运动中心对“四块冰”场馆冰面维护质量直接对标国际提升服务品质和运营效率,首钢服务的“金名片”有了“国际范儿”;京唐产品供货冬奥会工程用钢,首建助力张家口冬奥工程,吉泰安自主研发的铁铬铝合金电热丝应用于冬奥清洁供热设施,冬奥会场馆医疗保障牵头医院——北大首钢医院及其“西十中心医务室”医疗团队,正在加紧演练为北京冬奥组委和冬奥会提供优质医疗保障……

        工业痕迹焕发新生机

        2022年北京市人代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指出,要做好新首钢地区这篇文章,发挥区域独特优势,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空间统筹、优化资源布局,提高整体管理服务和运行水平。

        对首钢而言,冬奥会只是园区转型升级的一次展示,未来园区更要借冬奥实现新发展。

        2021年,首钢将打造城市复兴新地标与冬奥会筹办、老工业区有机更新、绿色高端发展紧密结合,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与怡和集团推进合作开发;制氧厂南区、国际人才社区相关地块定制、建设、销售取得积极进展;与40余家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同组建全国首个“科幻产业联合体”,与中关村联合打造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与市区两级共同出资设立国内首支科幻基金;制氧创新中心将3350车间定制化改造为综合性演播空间,引入腾讯科技公司平台与内容事业集群落地入驻;建成北京最大的户外滑板和攀岩场——首钢极限公园,冬奥场馆周边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景观提升等工程完工;首钢冬奥广场片区和工业遗址公园片区获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命名并正式揭牌。

        如今首钢园的变化为老工业区业态转型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为我国城市更新、城市复兴的实践提供了战略示范价值。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盛赞:首钢园区改造是个奇迹,是一个“让人惊艳”的城市规划和更新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