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战略布局,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为新时代国企改革搭建了“四梁八柱”。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首次实现对中央企业的功能界定分类,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和质量大幅提高,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督体制逐步完善,国企布局不断优化,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转换,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立,这些都是近年来国企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国企改革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彰显国企改革继续向深水区迈进的迫切要求,为国企进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市管国有企业负责人,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学习,对于国企改革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深刻认识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也是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的历史。政府一直把松绑放权、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从改革开放开始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改革,到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企业制度创新改革,即建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从十五大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方针,再到十八大、十九大确定的以管资本为主的改革方向,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要的改革成果,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不断提高,规模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提升。2018年,国有企业(不含金融)资产规模210万亿元,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数量仅占4.9%,但收入和利润均超过1/4,进入世界500强的国有企业达到120家。由此可见,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始终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坚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方针是一以贯之的,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因此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要求,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新形势的变化,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国企改革又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在促进国内循环中,国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国内循环良性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格局的需要,也是冲破欧美国家对我国发展遏制的中坚力量。

        国企改革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国企的布局不断优化,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效益不断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国企布局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一些领域存在国进民退的情况,传统行业国企占比较大,新兴产业特别是高精尖领域国企的参与度不高,混合所有制改革还要加快,国有民营两种经济体制优势合力还没有充分发挥,一些企业还存在层级过多,效率不足的问题,还有部分企业管党治党方面宽、松、软的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党建引领发展的作用不突出。这些问题,只有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加以解决,通过深化改革,补短板、强弱项,才能持续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 

        二、准确把握国企改革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国企改革不断涉入深水区,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改革不均衡、体制机制不健全、布局不合理、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改革的前提下,不断深化国企改革任重道远,十八大确定的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方式,是一种比较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十九大又进一步明确了这一改革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国企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为新时代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

        三、扎实推进国企改革“1+N”政策落地,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国企改革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以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国企改革再上新台阶。因此应聚焦以下几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也要大力支持和带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坚持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坚持权责利相统一,促使国有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有效划分各治理主体权利边界,发挥党委会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党委会前置程序,切实落实和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职责,推进建立经营层市场化运行机制,理顺党委、董事会、经营层三者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二)推进国有企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继续推进国有资本布局有进有退的调整,开列竞争性行业清单,逐步实现国有资本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市场化原则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清退不具备优势的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优化国有资本重点投向和领域,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巩固和增强控制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围绕主业优化布局调整,避免一味求大求全,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能力,做自己能干的事,做自己擅长的事,持续不断做到杰出。

        (三)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发企业活力

        确立市场的产权制度基础,使不同所有制主体的财产权利得到保护。实现价格市场化,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推进重点领域价格改革,限定政府定价范围。划分政府职能边界,进一步简政放权。建设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工资总额管理制度,统筹各项中长期激励措施,发挥企业家作用。着力把人的因素调动起来,以市场化机制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拘一格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于企业家、经理层、骨干和职工采用差异化的措施,实现多方共赢,最终带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四)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企业监管体制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着力从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方式、监管导向等多方面进行转变,提高国企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把能交给企业管的交给企业,能授权的要考虑授权,保证企业运行效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靠市场和第三方的力量,推动企业规范运营。加强对企业的考核评估,强化质量和效益评价,严格奖惩机制。

        (五)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推动党建与企业经营活动深度融合

        坚持党的领导是重要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必须始终坚持。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党的领导是最大保障。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在国企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中,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中,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带头作用。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深化。深化党建引领,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最后要抓好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明确责任体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层层推进,促使国企改革不断向前发展,为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