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滑雪中心开展造雪系统压力测试,为即将到来的造雪季做准备,草甸实现完美“回归”                                                                                ■企业/供图

        深秋的延庆小海陀山,千峰竞秀、天高云阔。如画的风景间,“相约北京”冬奥会测试赛正在此上演,为100天后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做最后的练兵。

        北京冬奥延庆赛区作为北京冬奥会建设难度最大的一个赛区,五年前,这里还是无路、无水、无电、无通信的山区。五年后,山地间建起国内第一个符合奥运标准的高山滑雪赛场,亚洲第三条、中国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以及冬奥村等配套场馆。凭栏远眺,雪飞燕振翅欲飞,雪游龙盘旋蜿蜒,“山林场馆群、生态冬奥村”已成为现实。

        海拔2198米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出发平台周边,高山草甸沿山势绵延,保持旺盛生命力。经历了短暂分离,这种原生态的高山植被又重新回到小海陀山,深秋里像是给大山披上了一件金色外衣,生物多样性得到最大程度保留。

        这得益于高海拔全范围表土剥离技术以及亚高山草甸保护与恢复技术。北京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环保及可持续发展工作组总监梁德栋介绍说:“这些高山草甸是赛区稀有植被,一般只存在于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带,而在延庆赛区1800米以上就有分布。这种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修复。”

        为最大限度做好保护工作,在剥离过程中,建设者们掘取草皮块的大小和厚度是关键,草皮块要尽可能大,且厚度大于根系深度,从而避免切割根系,保证回铺后存活率高和生长效果良好。再将这些草皮堆叠起来,存放在无草甸植被的阴坡平缓裸露地表,浇水封冻,用加厚无纺布覆盖。最终这些高山草甸实现了完美“回归”。

        在小海陀山上,共计8.1万立方米的剥离表土现已伴随生态修复工作全部回用,最终实现了原土、原地、原样回填,成为小海陀山快速恢复原有生态的关键因素。

        从高处俯瞰,青草覆盖下的雪道依山而下。横向的排水沟分布其中。为减少强降雨对雪道冲刷,建设者在雪道上设置了横向间隔约5米的排水沟、同时在雪道两侧设置纵向排水沟,使其形成汇流,将雨水及时排出。

        “这是我见过最好的雪道生态修复。经历了今年夏天多轮降雨冲刷,现在依旧平整。”梁德栋自豪地说。历时6年建设,延庆赛区生态修复成果已显现。在延庆赛区,原地保护树木达300余棵,迁地移植乔木2.4万余株,建成迁地保护基地近300亩,成活率超90%,近地移植灌草1.1万余株,这些植物均由专业园林单位精心养护。

        除了保护植物,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充分考虑动物活动特点,开展动物通道建设和栖息地重建,在赛区内架设29台红外相机,并多次监测到野生大、中、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

        在延庆冬奥村,整个“村落”借助层层坡顶、平台和分散式、半开放院落组团与山形水势悄然“对话”,自北向南顺地势叠落。绿色生态理念得以延续,成为了绿色场馆典范。

        随处可见的“石笼墙”“树池安乐窝”彷佛在讲述着这里的过去。为最大限度保留场地内山林景观,冬奥村每个居住组团及公共组团都围绕原场地树木制订庭院设计及树木保护方案。313棵树木得以现状保留,每棵都有自己的编号,通过登记、加固、修建围栏、砌筑树池等方式成为了冬奥村最重要的景观。

        走进冬奥村内部,超低能耗工程技术阐释着“绿色”办奥理念。延庆冬奥村部分建筑使用了超低能耗工程技术,能够使建筑室内环境保持在20-26°C、相对湿度30-60%的舒适状态。另外,高效的外保温墙、被动房外窗、新风热回收装置给入住客人带来舒适体验的同时,也节约了能源。

        部署在冬奥村运营指挥中心的智能建筑操作系统,是冬奥村及周边地区的实时数字城市运行管理平台,也是延庆冬奥村的智慧核心。操作系统搭载了健康环境、综合能源、智能安防、智能服务等应用模块,能对客房、健身房、公共区域等不同建筑空间的各类用能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同时能够根据人员流动和行为模式、赛事信息和气象参数,预测建筑用能负荷,从而优化设备工作模式,实现灵活、高效用能需求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