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首都基层社会治理在全国基层治理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指出,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当前,北京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这个重大命题的解决路径愈加清晰,为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积累了丰富经验。

        一、以党建引领创新首都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2021年4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指出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最根本的一条是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街道是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基础平台,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201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把“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作为“一号改革课题”,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2019年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街道工作的意见》《街道办事处条例》,启动了以街道大部制改革为核心的行政管理治理体制改革,这是首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以笔者所在的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例,首开集团承载着首都近1亿平方米3928个社区近100万户的物业服务工作。其中2000年以前建成的非经小区3091万平方米48万户。为响应“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基层治理机制变革,首开集团所属各物业项目负责人全部完成“街乡吹哨,物业报到”任务,在属地街道的统领下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破解百姓的“急难愁盼”。

        “接诉即办”是北京市破解超大城市治理和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的有益探索。2019年北京市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去年市民服务热线共受理群众来电1103.94万件,一系列涉及群众民生福祉的问题得到解决。今年北京市创新推出“每月一题”工作机制,并将出台《接诉即办工作条例》,以顶层设计深化城市治理制度改革。首开集团党委把“接诉即办”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作为基层党组织主动回应民生诉求的不懈探索,设立了统一服务热线,主动响应民生热点,从“闻风而动、有一办一”,转向“两变一提升”,即向“聚焦热点、主动治理”转变,向“源头排查、未诉先办”转变,形成“百姓吹哨、全集团动员、齐抓共管、提升服务能力”的基层治理良好局面。

        社区在国家治理中处于特殊而重要的位置。为解决物业和居民之间“权利失衡”,居民之间“纠纷失管”,社区对居民“服务失能”,政府对社区“管理失聪”等问题,2020年5月北京市实施《物业管理条例》,为持续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北京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供了又一制度保障。作为非经产权单位,首开集团在非经小区建管并重、精细治理、协同更新的改造实践中,以《条例》为指引,不断探索符合首都特点和非经小区管理规律的首都基层社会治理新路。西城区双旗杆东里是自建成以来一直未实施社会化物业服务的非经老旧小区。首开集团所属物业公司党委作为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联动机制的一员,积极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参与城市治理优势和为民服务优势,紧密配合属地街道、社区开展走访调研、征求民意、选聘物业“管家”等工作,使该小区摆脱了多年以来的失管状态,成为北京市首例由业委会选聘物业“管家”的非经小区,对于党建引领下城市更新,打造本市非经小区物业服务市场化标杆,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至2020年末,首开集团已有438万平方米非经小区摆脱失管状态;已接管的非经小区中,签订物业管理协议的达11.52万平方米,实现收取物业费的达127.17万平方米,走出了一条非经小区物业服务市场化的新路,为探索北京市超大型城市治理新路径做出了有益的基层实践。

        二、以共建共治创新首都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共建共治的社会治理。党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升到战略高度,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将其提升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深刻阐述了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党中央的这些新决策新部署既有总体性的战略设计,又融合了基层实践创新,体现了时代需要。

        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是推动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提升人民群众三感的重大举措。但难点在于居民意见难以统一,特别需要低层居民的共识。首开集团在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中,以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创新基层治理过程的抓手,积累并形成了从治理前端的动员居民参与、到后端的推进社区治理的有效模式。以朝阳区柳芳南里10号楼为例,为了使“好事办好”,首开集团与属地社区组建了联合党支部,并建立了由项目党员、楼门长为主的居民工作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重点围绕低层住户开展工作,不到一周时间就实现居民签字确认率100%。该社区也成为朝阳区首个、市国资系统首个老楼加梯社区。自2018年以来,我集团共有176部加装电梯投入使用,解决了2800余户居民的上下楼难题。

        众人的事众人商量,是中国传统的处世哲学和治理智慧,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中,也体现在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方方面面。位于石景山区的古城南路社区2019年被纳入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名单。2020年首开集团试点建立了项目临时党支部,动工前与社区和施工单位对1788户居民进行了三遍“地毯式”入户调研,摸清了居民“急难愁盼”四大难题。面对居民改善居住环境、增加活动场所和便民服务网点等高频呼声,街道、社区、物业、居民代表和社会单位组成“老街坊议事厅”,积极响应民生热点,最终九成住户签字同意改造并签署了物业服务合同。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是也创新基层治理的过程,关键是落实好参与、协商的保障机制,只有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有平台,协商社区事务有体系,议事才能见成效。“老街坊议事厅”的经验模式,既动员大家发现问题,更依靠大家解决问题,形成了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城市治理的合力倍增效应,“越共治、越获得、越参与”的良性循环格局自然水到渠成。

        三、以为民情怀创新首都基层社会治理成果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仅表现在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体现在民主、法治、安全、环境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诉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成果的目标就是为了推动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秩序更加安定,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共生,真正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石景山区老山东里北社区集合了包括环境卫生无人管理、公共设施落后、停车难在内的所有老旧小区的“通病”,也是首开集团与石景山区人民政府通过“政企合作”探索出的首个代表“首开模式”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改造初期,首开集团联合社区成立了由物业、政府部门、设计规划师、居民、社区居委会等五方代表组成的工作专班,探索创新了一套主要以“基本清单”为基础、“提升清单”为补充的“按需定制”工作方法。这种工作方法是属地政府与首开集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服务供给模式从政府“端菜”变为群众“点菜”,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体现了政府、企业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了解居民的改造意愿,激发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内生动力,让失管小区转入良性循环的正轨,体现了城市更新工作的群众性,正在成为基层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探索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重要途径。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首开集团始终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动回应居民需求。2020年与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办事处联合,将金宝街18号院改造成便民停车场,为周边居民提供了184个停车位,缓解了困扰居民多年的停车难问题。在古城南路等社区新建“社区回收+中转场站”25个,实现了分类投递、自动称重以及积分换购等功能,推动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体系建设。还结合社区功能织补,在方庄等社区开设便民理发点13家,利用古城南路社区闲置车棚改造的便民服务中心惠及居民近1800户,内设便民超市、养老驿站、主食厨房、儿童活动角、便民理发室,既可满足居民“七有五性”需求,补齐社区短板,由此得到的公共收益还能反哺物业,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让物业管理和社区运营生态化发展产生叠加效应。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大城精治,千头万绪,关键在于把握治理规律。只有善于观大势、谋发展,敢创新,不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为超大城市治理贡献智慧,才能真正把社会治理效能转化为人民群众对社会治理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才能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我们的城市才能更加和谐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