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引导车辆通行。 ■记者 马丹丹/摄
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中秋国庆假期,本市交通部门围绕“安全、顺畅、祥和”目标,全力以赴、多措并举,通过精准调度、暖心服务、协同联动,确保城市道路高峰时段处于基本畅通级别,铁路、民航、长途客运、公路自驾进出京总量达3362万人次。市交通委会同公安、应急、文旅、气象、重点站区等部门落实每日联合会商调度,实施精准调度、暖心服务、协同联动三大举措,凭借科学化、人性化、一体化的交通保障服务,有效应对了3362万人次超大客流挑战。
在精准调度方面,交通部门根据假期不同阶段特点,分时施策。在假期前期出京高峰时段,重点强化高速公路通行服务保障。假期中期,聚焦公园及旅游景点等热门区域精准增配运力,途经长安街的1路、52路公交车增配12部车辆;途经中轴线的8条重点线路增配34部车辆,并开行八达岭、慕田峪旅游直通车;围绕体育赛事、演唱会、音乐节等群众性活动,增加周边运力投入,快速疏散客流。假期后期,重点做好返程大人流、大车流保障工作,提前对接气象、重点站区等部门做好应急准备。
在暖心服务方面,交通部门以市民游客出行需求为导向,推出多项人性化举措。对轨道运营“按需调整”,天安门地区地铁站由“全天封站”优化为分时段运营,大型活动周边站点坚持不封站,最大化保障交通便利。高速公路28处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同时,强化交通枢纽和地铁车站无障碍设施规范使用,帮助老年乘客、残障乘客安全乘车;增派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做好现场引导服务,让群众出行暖心又省心。
在协同联动方面,通过跨部门、跨区域协同作战,构建全方位交通保障网络。“七站两场”夜间疏散高效有序,8条地铁线路组网延时运营,最晚运营至凌晨2时,假期共运送夜间到京旅客7.2万人,各火车站客流基本在30分钟内有序疏散。同步加密公交夜班线路,组织出租车、网约车夜间“保点”运营,安排机场巴士夜间增加备车,确保市民能够安全便捷抵家。
为应对返程高峰,交通部门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与重点站区、铁路、民航部门加强会商研判,实时监测客流变化,动态调整保障力量。除本市8条地铁线路延时运营并实现组网运行外,出租车、网约车针对性增加运力,北京西站地区上线“出租调度小助手”手机小程序,方便旅客实时查看排队情况。在高速公路收费站等重点部位增派工作人员,前置清障救援力量,确保实现事故“快清快处”。持续联动津冀交通部门,共同保障进京检查站通行效率,确保跨区域交通畅通无阻。
此外,从旅客需求出发优化服务细节,交通部门联合中国铁路总公司,向夜间到京旅客点对点推送接驳信息,方便旅客提前规划行程。在重点地铁站点出入口增派志愿者,加强现场引导服务,帮助旅客便捷换乘。针对持续性降雨天气,加强与气象部门对接联动,实时发布降雨影响、返程路线拥堵情况及绕行建议,多渠道精准提示出行信息,帮助市民合理规划行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