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障房中心所属的燕保·马泉营家园内景。 ■记者 董一鸣/摄
登记、验房、签字,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搬进了他们在北京的第一个“家”。日前,记者从北京保障房中心所属的燕保·马泉营家园办事大厅内看到,多位大学生正在办理入住手续。据介绍,这是北京市首次大规模面向大学生开展专项配租工作,共涉及海淀、朝阳、丰台等9个行政区的30个项目2510套房源。截至8月15日,登记4161人。目前,近三年毕业的大学生们正陆续签约入住专项配租房源,开启新生活。
“本次燕保·马泉营家园项目精心筛选80套房源,房间采光充足、格局舒适,能满足大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从配租开始,项目就引来社会的广泛关注,登记当天内就完成了160户大学毕业生的登记工作。
为了保障大学生选房体验,项目提前打造了四套不同户型的房屋样板间,有序组织大学毕业生实地参观。房源均为全装修,还配备了必要的厨卫设施。在位于海淀区的燕保·辛店家园内,不少学生对眼前的样板间场景赞不绝口。“参观前我们以短信、电话形式通知,确保每一位大学生能参观到。现场精心设置了户型图、房源明细、温馨指引牌,安保人员全程维护秩序,业务人员专业引导签到、陪同讲解,确保看房流程高效顺畅、井然有序。”北京保障房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说。
本次大学生专项配租整合“市级统筹”与“以区为主”两类优质房源,租金单价从16元至70元/建筑平方米/月不等,满足了不同收入群体的租房需求。“本次专项配租明确保障对象为2023年至2025年毕业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大学生,且需满足在京就业、在京无房(含家庭成员),且未享受其他住房保障政策。”本次大学生专项配租租期原则上不超过6年,合同每2年一签,租赁期间每年审核承租资格,符合条件的可续租。
“从登记数据分析,区域需求呈现差异化特征。其中,海淀区因高校、科研院所及高新技术企业高度聚集,对青年公寓的需求表现较为旺盛,房源与登记人数比例约1:3。”目前,北京保障房中心统筹发布的16个项目1240套房源,正在分期分批组织开展线下选房签约工作,其中怡景名苑、冠芳园、燕保·马泉营家园已完成选房工作。
“我们力争在9月中旬前完成全部专项配租工作,保障毕业生顺利入住。同时,将基于本次专项配租的试点实践和数据积累,围绕签约人员学历层次分布、就业单位性质及产业分布情况等关键数据指标,精准把控大学生群体住房需求特征,建立长效关注机制和动态响应机制,为构建更加精准、可持续的青年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北京保障房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