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区域大党建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通过将党建工作做实、做细、做强,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国有建安企业把做大做强区域市场列为企业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本文以北京住总第二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住总二公司”)创新区域大党建工作的实践为蓝本,旨在深入剖析企业区域大党建与稳固区域市场的关系,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促进区域管理工作全面升级。
一、企业区域大党建工作的特点及推行条件
区域大党建作为企业大党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要子系统,肩负着促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推动党支部围绕生产经营和区域市场可持续发展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使命任务。
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要紧密围绕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在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健全完善党委发挥作用的运行机制、夯实党的建设工作基础以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等方面持续夯实基础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积极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大党建格局”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二是开展党支部书记及后备力量素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强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是对不同地区党务人员开展区域轮岗,加快党务干部人才的成长历练;四是进一步完善党务人员薪酬激励机制,将党支部书记的年度考核与薪酬挂钩等。
在此基础上,要继续完善管理体系,及时建立起由公司总部引领、区域联动、职能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体系。要持续加强运行保障,明确区域大党建工作的指导机制,着力提高党务干部履职待遇,确保党支部书记与所在区域项目经理同职级、同待遇。北京住总二公司自2017年开始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到2021年围绕推动做大做优区域市场的目标,分别在天津和成都两地设立区域项目党支部,将其作为推进区域大党建的实施主体,这标志着大党建格局在“十四五”时期迈出了崭新一步。区域大党建不仅体现在市场规模上,更体现在管理模式、深度和效果上,两个区域均在增配政工人员的基础上,指定一名党委委员作为党支部工作联系点领导,以强化日常监督指导;通过建立项目电子月刊,立足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现传播文化、凝聚力量的目的。经过几年的运行实践,天津区域市场规模持续巩固,区域深耕目标初步实现。成都区域结合大项目经理制,有效控制管理成本,成功应对外部复杂环境影响,较好地实现了工程履约任务,赢得了大客户的信任,为持续开拓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企业区域大党建工作的提升路径和方向
“大党建”是对党建工作理念的一种理解与认识,在实践层面更加注重各资源要素的整体联动与总体合力。“区域大党建”立足企业区域市场发展战略,从子系统支撑方面强调党建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和功能延续。这里的“大”是基于大区域市场、大项目管理、大人才观支撑而言。
开展好区域大党建工作,首先,要准确把握区域大党建与区域市场的关系,即没有区域市场就没有区域大党建;没有区域大党建,就不能促进区域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开展区域大党建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再次,开展区域大党建要遵循党的建设规律,结合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推进,将全面从严治党这条主线贯穿始终。最后,开展区域大党建要以提高项目管理效益、增强团队竞争实力、促进干部职工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
在理解并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具体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提升,才能推动区域大党建走进党员心里、深入管理层面、取得扎实成效。
第一,要在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上下功夫。
深入推进区域大党建工作,一方面要消除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上的局限,使其充分理解开展区域大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要让党员干部职工明白,区域大党建是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断衍生的,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企业各级党组织要开展深入细致的宣传引导工作。另一方面,要杜绝形式主义倾向,区域大党建是立足区域市场开拓和工程项目管理实践,进行管理模式的再创造、再创新,需要广大党务工作者、党员和项目主要负责同志端正思想认识,勇于探索、积极尝试。
第二,要在提升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上下功夫。
搞工程建设属于业务工作,将党建工作融入其中,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培养“政治、业务”双过硬的工程建设人才,唯有如此,才能承担起更加复杂艰巨的工程建设任务。为此,一要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把党建嵌入工程的各个方面,以党建激发每位职工的责任意识,自觉将工作做到位;让全体党员由被动变为主动,成为党建的实践者、参与者、受益者和推动者。二要积极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向项目层面延伸,企业要支持符合条件的党员项目经理兼任党支部副书记,聘任熟悉业务工作的党支部书记为项目副经理,在健全党支部组织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支部把关定向促落实的作用。三要建立项目班子联系部门、部门联系标段、标段联系参建单位、党员联系职工的区域大党建联系机制,动态调整党支部、党小组与团支部、班组长融合的模式,让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党员向干部看齐,群众向党员看齐,更好地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四要以设立党员示范区(示范岗)、组建党员突击队(攻坚组)、开展党建创新课题研究等为抓手,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五要提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落实质量,创新开展方式,在干部职工交流轮岗、党建业务双向交流、职工一岗多证多能等方面健全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从事务型向专业型、价值创造型转变。
第三,要在提升团队文化认同和凝聚上下功夫。
对于有着较长团队建设历程且拥有丰富精神文化资源的区域项目,要深入挖掘和提高这些精神文化的内在价值,增强团队成员对工程建设的认同感、对组织集体的认同感,从而推动项目制度、规范真正落地。一是创新宣传载体,办好项目电子月刊,增强全员参与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导向性,使其成为传递信息、交流工作、分享经验,以及宣传典型事迹、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的重要纽带和载体。二是围绕职工关心的热点、困扰项目建设的难点、职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焦点等问题建章立制,让项目文化切实发挥作用。三是着眼于迭代学习能力的培养,培育工匠精神。在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过程中,面对跨界工程的特殊复杂性,工程人提出通过迭代学习,实现“化繁为简”,降低不确定性。当前,一些区域作为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转移地,其所在地承揽工程的性质、组织模式和施工工艺日益复杂,加之各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叠加影响,需要区域工程人员从开工、建设到交付的全周期开展迭代学习,才能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作为外向型企业,还要立足首都国企品牌的打造,将首善标准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把工作做细、精益求精,塑造品牌价值。四是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经常性、基础性工作,紧紧依靠职工、始终心系职工、一切为了职工,造就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能奉献的新时代国有企业职工队伍。
实践证明,党建工作做实了便能转化为生产力,做细了就能凝聚起凝聚力、做强了即可提升竞争力。区域大党建正是把党的政治优势与现代企业制度深度融合,把组织体系与法人治理结构紧密结合,把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效衔接,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贯通,切实发挥党建的引领价值,为企业在区域市场做大、做强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从而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