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新材新科公司装配式生产线                                       ■记者 张军/摄

  盘算着在手项目,北京建工新材公司副总经理、新科公司总经理张程浩对一季度新科公司完成营收同比增长50%的目标成竹在胸。

  作为建工新材公司装配式板块的核心,新科公司2023年进入全国预制构件企业前十强,根据2024年的产量和市场规模数据,再次跻身行业前十强已无悬念。

  如今亮眼业绩的背后,张程浩坦言也曾面临过巨大的压力与挑战。“新材公司坚持在预制装配式领域的长期发展战略,同时通过管理赋能和智能建造加持,以及合理的产业布局,形成了如今的规模效应,也让我们稳居京津冀地区最大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的地位。”张程浩说。

  对于新科公司的发展,张程浩说,“要到市场上‘刨活儿’,我们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去获得订单,只有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获得业主认可。”

  作为首都国有企业,建工新材公司始终坚持以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为核心,科学合理地进行产业布局。近年来,建工新材公司先后在北京,河北唐山、文安投入超8亿元布局生产线,并大力研发应用最新技术进行设备迭代。通过智能制造科技攻关研发全流程智慧生产运营管理系统,依托工程应用场景持续锻炼人才,构建企业在装配式领域的全域生态链。

  2020年开始,预制装配式行业发展出现了下行趋势,京内原本的百余家企业缩减了近九成。面对市场现况,新科公司坚守战略底线,围绕“价值交付能力”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从传统的“生产—运输—交付”向“设计、深化、生产、交付、服务”的全流程延伸。“我们不仅专注于制造构件,更注重与业主、施工方的设计交流与合作平台的搭建,通过服务前置,提升与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联合攻关能力,为工程建设保质提速。”张程浩说。

  来到新科公司生产区,智能绑扎、三维图像测量、3D打印机等智能设备在智慧化系统的管理下,能够精准地生产出每一块预制构件。在终端,施工项目负责人可以通过企业研发系统的手机端,上实时查询工地构件情况。张程浩说:“通过指挥系统,我们联通了工厂与现场,同时,每个项目我们都会派驻设计师进行全过程构件安装和质量把控,让业主省心、省力、省钱,依靠周到细致的服务体系,赢得业主的广泛认可。”

  2025年大年初一,新科公司大兴厂区便启动生产,正月初三开始为施工现场供货;远在唐山玉田的生产线也在春节期间开足马力为地铁施工提供高质量的管片。

  如今许多业主坚定选择新科公司,除了认可该公司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外,还有对企业产能的充分信任。2025年一季度,新科公司新签项目约4万立方米,在手工程供应量突破10万立方米。“我们通过智慧系统进行合理排产,将生产效率提至最高,同时三厂布局形成了京津冀地区的产能供给互补,实现更大范围的市场开拓。虽然经历了行业下行影响,但依靠企业的战略定力,形成了如今可持续的供应和生产。”张程浩说。

  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新科公司从2023年便联合高校开展人工智能赋能产业的课题研发。2025年,该公司工厂化机器人中试线将有望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生产线的科技水平,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