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年到,吃年糕。”这是昔日故乡的一句顺口溜。
在那遥远的故乡,有一种味道,总能在岁末年初时悄然勾起我的思乡之情,那便是年糕。年糕,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只是一种普通的节日食品,但在我心中,它却是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承载着亲情与乡愁的纽带。
小时候,每年春节前夕,故乡的小村里,总会弥漫着糯米特有的香气。那是家家户户开始忙着制作年糕的信号。
记忆中的奶奶,总是穿着那件旧棉袄,站在灶台前,用那双布满皱纹的手,细心地揉捏着糯米团。她的眼神专注而温柔,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而我,则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她身后,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美味的期待……
制作年糕的过程并不复杂,但却需要耐心和细心。奶奶先将糯米洗净,浸泡一夜,便开始忙碌起来。其中,糯米粉是制作年糕的主要原料,白糖则用来增加甜度。先将糯米粉倒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搅拌均匀后注入蒸锅中蒸煮。时间和火候需要控制得当,一般蒸煮时间在30分钟左右,直到糯米糊煮熟。加入适量的白糖,将煮熟的糯米糊用木勺搅拌均匀,搅拌的目的是使糯米糊更为细腻均匀,以便制成年糕时口感更好。将搅拌均匀的糯米糊倒入年糕模具中,将模具放入蒸锅中蒸制。蒸制20分钟左右,此时,灶房间弥漫着浓浓的蒸气和年糕的香气。
终于,当年糕制作完成时,奶奶会将它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这些年糕洁白如玉,散发着淡淡的糯米清香。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放入口中,那种软糯香甜的感觉瞬间充满了整个口腔。
一般人家,蒸一次年糕,足够吃到元宵节以后。过年期间,招待客人,少不了要吃年糕。我最喜欢吃奶奶做的油炸年糕,把年糕用刀切成薄片,锅里倒入豆油,把年糕放锅里炸一下,两面金黄,撒点白糖,盛到盘里,端到桌子上。拿上一块,吃到嘴里,香酥可口,回味无穷……
蒸年糕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传统的生活方式之一,蕴含着浓浓的乡愁情怀。
如今,我已经离开了故乡,生活在繁华的城市中。每当春节来临之际,我也会买一些年糕来应景。但这些年糕虽然外观精美、口味多样,却总少了那份故乡的味道。我知道,那是因为它们缺少了奶奶的关爱和故乡的烟火气。
故乡的年糕,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年的喜庆、家的温暖、爱的传递……
(作者单位:郑州局集团公司)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