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岁序,时光荏苒。一个回眸,2024年悄悄溜走……这一年,世界依旧在变,而我,似乎也在时光的洪流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走在都市的街头,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霓虹灯闪烁的天际线,像是未来在向我招手。我时常会想,这座城市,这些繁华,是否就是我所追求的梦想?又或者,我只是在这浩瀚的宇宙中,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

    冬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书桌上。我静静地坐着,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书。书中记载着前人的智慧与情感,那些文字,像是跨越了时空的障碍,与我产生了奇妙的共鸣。我意识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对于知识、对于情感的追求,始终是永恒的。

    这一年,认真审视自己,不知不觉间已步入了花甲之年。头上增添了一些白发,脸上有了小渠般的皱纹,长相平常,1.65米的个子,学历不高,却有近40年的工作阅历。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年轻人的心态,热爱生活,兴趣爱好广泛。如,读书、写作、游泳、打羽毛球、骑行、旅游等,从而,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

    2024年,我制定了读书和写作计划,都如期完成。统计了一下,共阅读名家书籍20余本,如,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李娟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麦家的《人间信》、乔叶的《宝水》、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梁晓声的《父父子子》、莫言的《晚熟的人》、韩国女作家韩江的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素食者》等。这一年,我笔耕不辍,坚持写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诗歌、散文、书评等在《中国电视报》《中国建设报》《山东工人报》《燕赵都市报》《西安日报》等各地20余家报纸,发表近百篇(首)。

    这一年的4月初,在国铁集团郑州局文联举办的“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火车头。”文学征文中,我创作的诗歌《守望孔庄》荣获二等奖。

    今年7月26日,令人瞩目的第33届奥运会在浪漫之都巴黎举行。它如同一场璀璨的烟火,点亮了夜的星空,让梦想与激情在塞纳河畔交织绽放。巴黎奥运会,是历史与现代交织的盛宴。作为体育迷,17天的比赛中,我为中国体育队呐喊加油!中国体育健儿共获得金牌40枚,银牌27枚,铜牌24枚,总计91枚奖牌。本届奥运奖牌榜上,中国队奖牌总数位居第二,金牌数以40金与美国队持平并列第一。中国奥运健儿在奥运会上展示的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一年,还有很多喜事。2024年元旦,在县城一个小区,儿子儿媳搬进了140多平方米、三室两厅、装修一新的高层电梯房。5月14日,这是个值得庆幸的日子,儿媳在医院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孩,我有了孙女,当上了爷爷。孙女百天后,我宴请了亲朋好友,一家人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

    2024年10月19日,应邀参加了由黄河两岸当代作家采风活动组委会主办、温县作家协会承办的第十八届黄河两岸当代作家采风活动。在太极圣地、怀药之乡温县,来自漯河、荥阳、周口、巩义、温县等地的作协会员共70余人参加活动。作家们怀揣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深入“怀山堂国家级道地怀山药”规范化种植基地,开展采挖体验活动。

    这一年,我也开始更多地关注自然与环境。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似乎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但我深知,人类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于是,我开始尝试走进大自然,去感受那风吹草动、鸟鸣山幽的美好。每当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我都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释然。

    当然,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这一年里,我也遇到了不少挑战与困境。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意义。我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勇敢面对,也学会了珍惜每一个当下。

    回想起这一年,我感慨万千。2024年,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充满变化与喜悦的一年。我期待着未来的日子,也珍惜着过去的每一刻。因为我知道,生活就是由这些点点滴滴组成的,它们构成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最后,我想说,无论未来如何,我都会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与机遇。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验,这个世界总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惊喜与感动。

 (作者单位:郑州局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