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天,寒风凛冽,大雪飘飘,对于在小城生活的工薪族来说,找一个人烟稀少、白雪皑皑的山村“猫冬”,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也是快节奏生活下的奢侈享受。

    每年我都有二十多天的公休假。对于一般人来说,公休假都喜欢安排在炎热的夏天或者金色的秋天,为的是避暑和旅游。可我却非得把公休假安排在冰天雪地,冰寒刺骨的冬天。这是有原因的,一是喜欢冬天宅在家里,一个人静静地读书和写作,那时会文思泉涌;二是忘不掉童年喜欢的“猫冬”生活,在回忆中遐思飞扬,不忘初心。

    写作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爱好和兴趣,是我灵魂升华后的记录。每个作家都喜欢在一个宁静安谧的地方创作,我也不例外。但是,生活在都市里的人,真正能够找到这样一个“安乐窝”是难能可贵的。所以,我选择了利用公休假这个契机,宅在家里搞创作。这二十几天“猫冬”的日子,我关掉手机,掐断家里的电话,拒绝亲戚朋友来访做客,别人有任何应酬我一律不参加。有时候,同事或者亲朋好友把电话打到妻子和女儿的手机上让我参加聚会,我会让妻子和女儿善意地告诉他们不要打扰我短暂的“休眠期”,这对我来说是多么宝贵呀!时间久了,亲朋好友们知道我的这个习惯,谁都不好意思打扰我了,一直等到我的“猫冬”生活结束才开始联系我。可以说,我这二十几天的“猫冬”生活,是一种“无来电,无来访,无应酬,无交际”的“四无”生活。

    童年的生活是美好的,特别是人到中年以后,经常会回忆童年快乐的片段,比如和父母兄妹一起“猫冬”的日子就很美妙。

    那时候,家住在大山里,雪花飘飘洒洒能漫天飞舞六七天,雪的厚度能达到一米多,外面的世界真的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我和父母,还有哥哥姐姐们从下雪的那天起就开始“猫冬”。白天,全家人围坐在一盆火炉旁,烤着红薯,爆着玉米粒,炒着南瓜子,边吃边听爸爸讲故事,妈妈唱小调。有时候,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也想露一手,便各自拿出绝招表演小节目,逗得大家前仰后合。到了晚上,为了节省煤油灯里的煤油,爸爸妈妈会让大家早早躺在火炕上,有时讲故事,有时唱歌,有时猜谜语,说着唱着,不一会儿大家就都进入了梦乡……

    每每想到和父母兄妹“猫冬”的日子,我记忆的闸门就会打开,有思念,有感慨,更有情怀。在这二十多天公休假“猫冬”的日子里,我会像复制童年时代的情景一样,围在茶几前,给妻子和女儿讲我父母讲过的故事、唱过的小调。我还会让妻子和女儿唱歌、跳舞,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过日子。

(作者单位:北京自来水集团平谷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