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共8天,出行规模、距离和强度均有显著提升。铁路、民航、省际客运、公路自驾等城际交通客运量持续上升,预计今年日均进出京客流约429万人次,同比上升4.5%。客流高峰日为10月1日,达479万人次,有望创历年国庆假期单日客流新高。
市交通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泽钧介绍,今年国庆假期期间,10月1日出京方向交通压力较大,10月2日至6日(假期中段)以早出晚归的近郊车流为主,前往八达岭、居庸关、十三陵、古北水镇、慕田峪、红螺寺、雁栖湖、金海湖、野生动物园、十渡、野三坡等景区的京承、京藏、京开、京平等高速公路出现阶段性车流集中情况。10月7日、8日为返程高峰,16时至20时高速公路进京方向交通压力集中。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与中国网球公开赛、WTT乒乓球赛、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活动叠加,预计旅游客流将显著增大。交通与文旅、公安交管、属地政府等多部门协调联动,制定了涵盖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出租汽车、共享单车等领域的联动保障方案,通过增加地面公交景区接驳运力、延长地铁运营时间、增加重点区域停车资源等多项举措,全力服务游客出行。
特别提醒的是,地铁1号线天安门东站、天安门西站,2号线、8号线前门站,在9月30日至10月6日实施“分时段”运营措施,10月7日、8日正常运营。请广大游客提前关注运营调整信息,合理安排出行方式。
公交方面,开行至八达岭和慕田峪的旅游直通车,高峰日配车150部,细化市区至八达岭景区公交线路的运营组织;途经香山、国家植物园的8条公交线路增加运力投放;加强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和绿心公园运输保障,方便游客乘公交旅游观光。
假期期间,市交通部门对全市7个火车站和2个机场继续实施“一站一场一策”,建立多部门、多方式协同的立体保障机制,实现旅客高效集散。
市交通委按照“组网延时”“按需延时”的工作原则,会同重点站区、地铁公司制定了保障和应急预案,强化联动机制,及时获取夜间抵京客流数据,提前备足运力,精准服务保障。客流高峰日地铁2、3、4、7、10、14、19号线和大兴机场线等8条线路成环组网延时运营,最晚延至凌晨2时,延时期间各线路之间可实现换乘,方便远距离疏运;同时10、16号线丰台站提前开门运营,地铁车站加强与火车站、机场的服务衔接,全力保障夜间大客流优先通过地铁疏散。
公交方面,增加备班运力,加强途经7大火车站的95条线路的运营组织,加大夜间公交发车频次;出租车、网约车加强夜间“保点”及调度,组织超3000辆保障车循环运营;机场巴士夜间增加备车80辆,做好机场兜底运输保障。
假期期间,北京市域内所有收费公路对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免收通行费,免费时段为10月1日0时至10月8日24时,免费通行节点以车辆驶离高速的时间为准。
9月30日(周二)是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假期出游与通勤、通学交通交织叠加,预计晚高峰提前至15时,17至19时交通压力突出。城区主要环路双向及联络线出城方向的交通压力显著增大,20时后交通压力逐步缓解。建议大家及时关注出行提示和路况信息,合理选择出行时间、方式与路线,避开高峰时段和易缓行路段。火车站、机场客流量大,请预留充足时间避免误车、误机,优先选择轨道交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