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木林水厂建设工程现场。 ■企业/供图
近日,记者从北京顺义市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科技工作表彰大会上了解到,该集团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企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加速转型。2024年,该集团22项科技创新项目全部完成年度目标,首次参与编制地方标准,所属大龙供热公司成功获评高新技术企业。
顺义市政控股集团坚持“引育并举”的人才战略,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天拓扑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高校及科研机构深度合作。目前已组建起一支62人的专业科技人才队伍,覆盖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多个领域。更令人欣喜的是,创新意识已深入基层,从技术改良到实用“金点子”,全员创新氛围浓厚。
2024年,顺义市政控股科技创新结出累累硕果。参与编制《城市道路施工质量检验标准》,首次实现了制定地方标准零的突破,有效提升了企业影响力和话语权;DMA漏损管理、卫星探漏技术等项目告别了人工测漏,有效拓展智能监测全域覆盖、风险防控立体维度;沼汽、蒸气等生产能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了运行效能的再度提升;自来水公司《顺义区木林水厂建设工程》凭借城乡区域供水一体化设计方案及推广应用创新荣获北京市水利协会科学技术奖,其构建的智慧水务管理体系与高效节水技术方案,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标杆范例。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与服务质量,还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先后获得了3项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行业参编标准,大龙供热公司获评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动能。
2025年,顺义市政控股将聚焦科技创新意识再提升、科技项目谋划再推进、AI技术应用再提速。主要围绕供排水、燃气、热力、垃圾焚烧等核心业务链,建立“业务痛点—技术缺口—项目储备”三级转化机制。未来项目重点谋划既兼顾项目成长性,也实施部分“短平快”技术改造项目,实现当年实施、当年见效。同时,瞄准智慧市政发展前沿,布局数字孪生管网、AI漏损预警、新能源耦合供热等战略目标,建立全链条培育机制,分阶段推进技术攻关。
“站在新起点,顺义市政控股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力推进2025年规划的35项科技创新项目落地见效。”顺义市政控股相关负责人表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