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2025年首都职工示范点特色教育“古建文化与技艺”培训在京开班。本次培训有来自37家单位的60位学员参加。
“文物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保护不能仅凭一腔热情,更需要科学的方法、精湛的技艺与卓越的管理能力。”北京市建设教育协会文物古建园林分会秘书长张卫星在开班仪式上表示,“我们培养的,不是只会砌砖瓦的工匠,而是能读懂历史、精通工艺、善于管理、敢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是古建筑生命的‘延续者’。”
据了解,北京市建设教育协会自2020年起制定了文物古建工程中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系列培训计划——“匠心工程”,该工程以首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为平台,以系统培养人才为目的,以文化传承和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以公益讲座为主要形式,至今已成功举办“知识篇”“技能篇”“商务篇”“综合篇”“中轴线申遗专题篇”共五期首都职工示范点特色教育培训。本次培训延续“匠心工程”核心宗旨,聚焦古建工程的项目管理全流程。
北京市建设教育协会副会长李晨熙介绍,本次培训邀请了北京市天坛公园管理处、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匠师、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王玲,原北京市建设教育协会文物古建园林分会会长韩扬等业内顶尖专家。课程里既有天坛、太庙的修缮实战案例,也有敦煌文化、陆宗舆旧居活化的创新探索,从传统技艺到现代管理,从理论知识到现场实践,力求让大家学有所获、用有所成。
从业主视角出发,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和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专家首次系统剖析颐和园长廊彩画保护修复、太庙修缮工程的决策内幕与管理心得,讲述如何在世界文化遗产身上“动手术”。关于设计智慧,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北京北建大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顶尖设计师,将分享陆宗舆旧居保护与活化利用及江西高安瑞州府衙的设计案例,展示如何让历史建筑在现代社会中“活”起来。
在施工和监理方面,承接过诸多重大任务的北京六建集团古建公司,将以正阳门修缮工程为蓝本,揭秘核心区文物保护工程。例如,如何平衡安全、工期、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讲述《政治核心区文物保护工程实践案例分析》背后的故事。专业的监理单位将拆解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管理盲点与痛点,揭示如何以严格监督为文物安全保驾护航。
此外,此次课程还设置天坛营建史、革命纪念性建筑保护的专题深度研讨,并从敦煌莫高窟的守护精神中汲取跨越地域的文化养分。这种“全链条”式教学,旨在打破职业壁垒,让管理者懂技术、技术员懂管理,锻造“一专多能”人才。据悉,此次培训将持续至9月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