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钟鼓楼广场的北京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碑亮相,游人纷纷拍照留念 ■记者 周宇杰/摄

   2025年7月27日上午,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周年之际,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主会场活动在钟鼓楼广场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四项标志性成果:《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2027年)》正式发布;《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丛书首次发布;《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特种邮票启动发行;“北京中轴线保护志愿者招募行动”再启幕。

  继北京中轴线申遗期间“三年行动计划”后,申遗成功后发布新版“三年行动计划”,从“加强北京中轴线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提升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能力”“加强北京中轴线传承利用”“促进北京中轴线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保障措施”五个方面,明确45项重点任务。展望2027年,北京中轴线历史风貌将充分彰显,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重要窗口;北京老城持续焕发生机活力,北京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愈发光彩夺目。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丛书共5卷,包含中文版3卷、英文版2卷,内容涵盖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本、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以及中轴线各遗产构成要素的数百幅建筑测绘图。这是一部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总结北京中轴线申遗成果经验的权威著作,具有较高的历史、人文和科研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特种邮票是北京中轴线成为世界遗产后首次发布的特种邮票,此次发行1套5枚,分别呈现了钟鼓楼、景山、故宫、天安门、正阳门、永定门等多处中轴线遗产点位。邮票设计采用中轴对称构图布局,融合传统青绿重彩意蕴,展现北京中轴线建筑之美。活动现场,中国邮政向首都博物馆捐赠001号特种邮票。

  此外,活动现场启动了2025年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活动,将面向全社会招募1000名志愿者,吸纳其加入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队伍,参与遗产监测巡查、文化地图绘制、遗产影像制作,让北京中轴线世界遗产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与爱护,推动构建政府主导、专业支撑、全民参与的遗产保护新机制。活动现场向首批志愿者代表发放了服务邀请函。

  活动现场,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钟鼓楼、南端永定门的两块北京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碑同时揭幕,接下来,北京中轴线15处构成要素将陆续完成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牌安装,持续强化北京中轴线整体性、系统性保护。

  当天上午举办的“中轴永续,文明互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专家研讨活动,邀请马国馨、宋新潮、张建文(Tiong Kian Boon)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北京中轴线、宁夏西夏陵、浙江良渚、云南景迈等世界遗产地代表,围绕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文明交流互鉴等议题深入研讨,持续做好北京中轴线传承保护工作,促进文化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活动当天,东城区在永定门南广场举办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分会场活动,组织开展非遗与群众文艺才艺展示。此外,故宫、天坛、景山、中山公园、先农坛等北京中轴线遗产点,以及东城区、西城区和北京京企中轴线保护公益基金会,均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