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本文以北京城建集团抢险大队为例,从实际工作出发,分析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如何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重点从政治保障、作用发挥、责任落实和凝聚力量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和措施。
北京城建集团抢险大队(以下简称“抢险大队”)成立于1989年,是北京市第一支公用设施抢险队伍,系北京城建集团直属单位,现由北京城建集团土木工程总承包部代管(以下简称“土木部”)。抢险大队作为市级抢险应急队伍,承担全市抗震救灾、人民防空、交通备战、公用设施、市政道路、建筑工程、汛期防汛等多种类应急救援和施工生产任务。抢险大队为支部建制,现有党员11名。抢险大队成立36年来,出色地完成700余次应急抢险任务,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充分彰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体现国企使命担当。
一、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是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政治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持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
强化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做好理论武装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职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抢险大队党支部将“三个必须”作为队员入职第一课,即:必须了解抢险大队发展历程、必须走进抢险大队荣誉室、必须牢记入队誓词,从维护首都城市运行的角度,让队员充分认识应急抢险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坚持狠抓落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有令必行、使命必达,全力以赴完成各项应急抢险任务。凝聚思想共识,在应急抢险和重大活动保障前,通过开展“重温誓词强党性、承诺践诺亮身份”等活动,组建党员突击队等方式,确保抢险大队始终恪守国企姓“党”的政治本色,随时以最佳备战状态投入应急抢险和服务保障任务中。
保持战略定力。上下一心明方向,在涉及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上,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向上级党委请示报告制度,按照城建集团党委和土木部党委确定的“以备勤抢险为中心,以施工保抢险,以抢险促施工,以多种能力应对多样灾害”发展方向来谋划主要工作,确保思想和行动达成高度一致。紧盯形势谋发展,党支部把握大势,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剖析问题、制定对策,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系统观念,将任务进行有难有易、有轻有重、有急有缓的分解。凡涉及抢险大队改革发展等重大问题,均经土木部党委会前置研究通过后,提交经理办公会审议,并及时向上级党委请示报告,稳住改革发展全局。支部共建拓思路,随着北京城市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公众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应急抢险任务逐渐减少,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在上级党委和土木部党委的领导下,抢险大队与行业先进单位开展支部共建,学习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开创抢险施工“平战结合”新模式,走出一条“救防一体、平战结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强化责任担当。为政之要,贵在落实。在小汤山医院应急工程抢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党的二十大备勤保障,“23·7”抗洪抢险等任务中,抢险大队在土木部党委领导下,坚持“支部建在连上”,将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抢险任务中,召开协调动员会,凝聚思想共识、明确责任分工,汇聚攻坚克难的“同心圆”,确保急难险重任务实现统筹谋划、一体推进。
二、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关键岗位、关键时刻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工作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是对党员应有样子的生动勾勒,也是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本色的根本遵循。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党员干部在关键岗位、关键时刻,更要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制定网格化责任分工,搭建党员作用发挥平台。抢险任务时间紧、任务重,面临的形势往往严峻复杂。党支部打破原组织体系封闭的条块结构,引入网格化责任流程,将党员骨干安排在关键节点、关键环节和关键点位,明确职责分工和资源调度权限,让党员在抢险一线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23·7”房山抗洪抢险任务中,抢险大队连夜组建房山抗洪抢险工程前线现场指挥部,制定应急抢险方案。结合踏勘和现场实际情况,抢险大队迅速划定网格化施工区域,挑选党员担任网格化负责人,明确施工方案。抢险过程中,各网格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通过埋管、搭建钢便桥、填堵塌方等方式,因势利导快速推进施工进展。抢险过程中,指挥部通过卫星电话与各施工区域建立联系,通过“接力”的方式,为各网格互联互通搭建平台,形成点、线、面有效结合的系统保障体系,确保每个区域有人盯守、每项任务有人负责,凝聚工作合力,保障抢险任务圆满完成。
发挥党员干部在关键岗位的先锋模范作用。关键岗位任务重、压力大,能否勇挑重担、不负重托,最检验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抢险大队党支部统筹干部人才培养与事业发展,以实战练就过硬本领,营造党员示范带动、骨干揭榜挂帅、全员素质提升的良好氛围,使抢险队伍“既有担当的宽肩膀,又有成事的真本领”。建立抢险备勤和施工生产“双培”机制,让施工生产中具备一技之长的同志担任应急抢险中坚力量,让应急抢险中甘于奉献的同志到施工生产关键岗位提升技能,注重在作业一线发展党员、考察干部,使干部人才在服务大局中增长才干、在最需要的位置施展专长。
发挥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的先锋模范作用。任务进入攻关期,能否迎难而上,啃下硬骨头,最检验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在“23·7”房山抗洪抢险任务中,房山区大安山乡断路、断水、断电、断网,给应急抢险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面对此情形,6名党员骨干主动请缨,组建党员突击队,背上干粮和水,徒步5小时、往返30公里,及时对前方道路损毁状况、道路断点间距、路面路基冲毁情况进行全面摸排,为确定抢险方案、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抢险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是实现重大任务完成的重要保障
强化作风建设。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党组织需强化监督责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与作风改进深度融合,从立规矩、建制度、严考核入手,把强化纪律规矩作为推进急难险重项目实施的重要抓手,于“严”字上聚焦,从作风改进上求“实”,以过硬的作风锻造应急铁军,把急难险重任务的各项具体要求落细落实。通过常态化应急演练、岗位练兵等形式,持续检验并提升应急抢险能力。
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面对应急抢险任务和保密工作要求,抢险大队党支部坚持正面引领,夯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切实筑牢安全堤坝。在某政治工程建设任务中,抢险大队党支部严格执行业主单位和上级党委的保密要求,强化意识形态教育,扎实推进政治审查、保密培训、保密流程优化、保密设施安置等工作,使全体参施干部职工头脑中时刻紧绷保守秘密这根弦。
强化监督检查。强化纪委对急难险重任务的监督检查职能,着力夯实基层党建,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土木部纪委以专项任务的监督检查为工作抓手,制定关于做好服务保障重大任务落实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具体工作要求,结合实际任务情况督办检查,切实履行监督问责职责,确保任务落地落实。
四、激发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是任务圆满完成的重要手段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党组织要传承并弘扬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激发并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广大职工找准勤奋工作的着力点,校准人生奋斗的坐标点,释放才智潜能的最大值,激励动员职工自觉自愿投身企业发展。
挖掘先进典型,讲好抢险故事。抢险大队党支部注重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调动职工积极性,积极挖掘抢险救援一线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强化榜样引领,激发广大职工“比、学、赶、帮、超”热情。36年来,抢险大队有1名同志获评全国劳动模范,通过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挥传帮带作用,传承弘扬劳模精神。2名同志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1名同志获评北京市冬奥会、冬残奥会保障工作先进个人。抢险大队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集体等荣誉,连续20年保持“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加强文化建设,丰富文体活动。近年来,央视戏曲频道、国家京剧院、全国总工会文工团等单位纷纷到抢险大队开展慰问,将京剧等文艺演出送到抢险一线,有力推动国家级优势文化资源转化为国企职工文化。抢险大队选派抢险队员参加北京市国资委主办的首都国企职工宣讲比赛、北京城建集团企业文化周,传承弘扬抢险大队的发展历程及感人故事,进一步增强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通过组织职工篮球赛、健步走、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帮助广大职工释放压力、激发活力,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归属感。
用心服务职工,做好服务保障。在重要节日、重大活动、应急抢险等备勤阶段,抢险大队党支部督促职能部室全面做好抢险队员的食宿等后勤保障;党支部书记通过开展常态化谈心谈话,全面了解职工工作和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对抢险队员及家属在婚、丧、育、病、退等情况时进行慰问,助力其全身心投入工作任务,切实提升抢险队员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