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基于数字孪生的大跨度钢结构智能化建造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科技成果,经中国钢结构协会综合评价,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大跨度钢结构凭借其结构优越性被广泛应用于高铁站房、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标志性工程。项目组历经10余年产、学、研协同攻关和工程应用,首创了大跨度钢结构智能建造的数字孪生建模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数字孪生驱动的智能建造场景逻辑模型;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钢结构智能制造管控方法,开发了一站式智能制造信息管理平台;研发了融合多源数据的大跨度钢结构建造全过程数字孪生仿真技术,建立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建造安全质量预测控制方法与技术,实现了大跨度钢结构建造安全质量的智能挖掘与精准控制;建立了基于数字孪生的施工精度智能预测与形态控制理论;创新了基于大模型的数据压缩算法和参数化建模方法。

  项目组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6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0项,主编国际标准2部,主、参编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12部,发表学术论文180篇,出版专著10部。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及交通枢纽、北京丰台站等100余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