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美白孔雀艺术世界40周年庆活动现场 ■企业/供图
位于西城区东滨河路的白孔雀艺术世界日前迎来40周年庆,并推出了“孔雀开屏四十载 逐梦腾飞新征程”主题非遗文化系列活动。此次活动以“非遗传承+创新体验”为鲜明特色,融合了景泰蓝、北京玉雕、花丝镶嵌、内画等十余项非遗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来到现场与顾客互动,让消费者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白孔雀艺术世界是北京工美集团旗下的一个多功能企业,从40年前的老式商场,到如今的文创产业基地,这个工艺美术领域的综合性商厦正推动更多传统工艺和非遗技艺迎接现代化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
在很多市民的印象中,白孔雀艺术世界是一个面向游客、销售各类工艺美术品的老式商场。面对市场的发展变化和挑战,白孔雀艺术世界近年来积极调整经营策略,转型为文创园区并孵化、服务文化产业。通过整合非遗技艺、艺术展览和创意市集等多元化业态,白孔雀艺术世界呈现出聚集效应,不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艺术创新工作室和公众的目光,也逐渐成为京城文化消费新热点。
“能在大师的指导下体验景泰蓝工艺,太幸运了。”家住西城区的崔女士和女儿走进非遗市集,体验景泰蓝制作工艺中的“点蓝”环节,为她们提供指导的是景泰蓝制作技艺传承人张玉安。
67岁的张玉安出生于北京工艺世家,祖父曾是清光绪年间景泰蓝匠作处的工匠,父亲曾是北京市工艺美术厂景泰蓝车间的技术指导员。在父辈的指导下,张玉安继承了家族的工艺精髓,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这次参展,他带来了女儿运用景泰蓝工艺制作的耳环、手镯等饰品。“通过这些实用的产品,传统工艺也能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张玉安说。
为弘扬非遗文化,活动期间,白孔雀艺术世界精心筹备了一场非遗盛宴,涵盖景泰蓝、掐丝珐琅、花丝首饰、内画、中国结、料漆、唐卡饰品、风筝、剪纸、玉雕、金漆镶嵌、榫卯魔块等十二大工艺品类。
消费者不仅能够选购心仪的非遗产品,还可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深入探寻每项非遗背后的故事和技艺,领略非遗艺术品的独特魅力,感受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交融碰撞。在活动现场,非遗传承大师进行技艺展示与互动教学,参与者可近距离观赏,进行实践操作,沉浸式感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现场还设有非遗手工DIY体验活动,包括亲手制作漆扇,感受漆艺与扇文化的结合之美。参与“中轴线上的非遗文化”活动,学习珠宝真伪鉴定知识,体验编绳艺术,在动手过程中,解锁更多非遗魅力。
如今,白孔雀艺术世界一层为工艺品展售区域;二层引入了翡翠博物馆,观众可以深度了解从原石到翡翠成品的蜕变之路;三层及以上区域入驻了100多家文创类企业和艺术创新工作室。在服务园区入驻企业的同时,白孔雀艺术世界还成立了北京玉雕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等,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产品设计研发中,实现玉雕产品数字化,也让各类文创产品回归工艺美术本源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目前,白孔雀艺术世界数字化转型的触角已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比如,在与四川峨眉山景区合作的“眉小牙”IP开发中,白孔雀艺术世界创新团队运用3D扫描技术建立白象文物数字档案,通过参数化设计衍生出23款声光电文创产品,这种“科技+文旅”的模式,正在四川乐山、江西龙虎山等合作景区复制推广。
白孔雀艺术世界的转型不仅是空间改造,也是文化生态的重构,未来将积极培育“产业基地+文化艺术”的产业模式,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展示和推广艺术的平台,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