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上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知联会会长唐俊杰都珍视有加,做好充分准备。“我认为,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要深入基层认真调研,了解政府、行业、产业以及群众的真实需求,为解决实际问题谋实招。”唐俊杰说。

  2024年,她的调研行程满满:跟随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深入江西萍乡市、宜春市等地开展调研,为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乡村振兴要素保障机制建言献策。走访各地冷链交易中心、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农产品交易市场,了解“菜篮子”流通链条的各个环节。

  “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等各类食物的有效供给。”唐俊杰说,农产品流通前连亿万小农户,后接数亿城市消费者,既关系着农民的“钱袋子”,又关系着市民的“菜篮子”。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菜篮子”工程,为保障生鲜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我国进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时期,面临居民消费升级、保供稳价和应急保障能力提升等更高要求,需要强化“菜篮子”工程顶层设计,补齐生鲜安全保障机制的短板,建设国家级“菜篮子”,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民生保障。

  唐俊杰通过调研发现,“菜篮子”的流通链条存在重生产、轻销售的“偏科”局面,生鲜农产品安全保障机制不完善。“菜篮子”工程建设具有较强行政地域属性,缺乏联动机制,未能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格局。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保供、食品安全等公益性功能的发挥以及应急能力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短板,缺乏引领示范作用的“国家队”。

  唐俊杰建言献策,提出组建国家级“菜篮子”,加强新时期“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国有资本投入,推进数智化转型,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优先鼓励具有行业经验和战略运作能力的国资央企有机整合全国各地农批市场,提高农批行业集中度,强化以数智化建设为核心的第三代农批市场升级。鼓励通过并购重组、业务合作、建立数据共享和交易平台等方式,搭建全国农产品流通大数据平台,以农批市场数智化转型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提升农产品流通的结构性效率,更好地发挥食品安全、民生保供、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联盟化和一体化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与协调,进一步推进农批市场向规范化、标准化、连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更好地维护交易秩序、保供稳价,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投资建设现代化冷链仓储设施和农产品加工中心,提高生鲜农产品的储存能力和加工效率,提升生鲜农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