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作人员维护乘客出行秩序 ■国铁北京局/供图
自1月14日起至2月22日止,为期40天的2025年铁路春运圆满落幕。国铁北京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统筹客货运输保障与服务升级,推出多项创新举措,圆满完成春运运输任务,累计发送旅客4047.7万人次,较2024年增幅4.8%,日均发送旅客101.2万人次。北京地区发送旅客1926.2万人次,较2024年增幅4.5%,日均发送旅客48.2万人次。
累计加开旅客列车2166列
中国铁路北京局动态实施“一日一图”,灵活增开旅客列车,重点补充哈尔滨、沈阳、太原、大同、青岛、石家庄、秦皇岛、张家口等热门方向运力,累计加开旅客列车2166列,保障旅客出行,京津冀路网运输能力再上新台阶。
今年春运,科技赋能旅客出行。北京站、北京朝阳站候车室增加机器人,通过AI语音为旅客提供个性化引导服务,必要时可增加动态引导旅客至相应候车室等功能,通过科技创新手段提升旅客候乘体验。北京西站在站台直梯处加装8部对讲系统,旅客可通过按钮一键呼叫服务台远程开启直梯,携带大件行李、婴儿车和轮椅旅客无需等待工作人员,可以自助操作使用直梯。清河站运用智能引路标牌,通过旅客轻触屏幕激活导航服务,实现精准化、人性化出行引导。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丰台站、石家庄站为旅客设置充电专区;北京站、石家庄站、清河站增设带有充电功能的候车座椅,为旅客提供更舒适、便捷的充电服务。北京西站、天津西站在站台、通廊增设射灯式换乘引导标识,为旅客提供换乘引导服务。在北京、北京西、北京南、北京丰台、北京朝阳、清河等22个车站的进站安检仪处设置便民寄件柜。
在客流返京高峰期,针对夜间到达的旅客,各站及时向北京市交通委及重点站区管委会提供精准的客流数据,路市联动首次实现到达高峰期首都轨道交通延时措施全部覆盖夜间高铁,赢得旅客广泛好评。
文化春运传递温情年味
各客运站、列车融合文化元素打造特色春运旅途,站内设置富有春节、蛇年元素与车站、高铁特色的打卡点,增加春节团圆文化氛围,吸引旅客拍照留念,共庆佳节。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清河站举办“万福迎春”书法公益活动,邀请剪纸、面塑、京剧脸谱、中国结、雕版印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制作、展示非遗作品,让旅客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各次旅客列车开展“我的铁路风景”主题活动,举办猜灯谜、诗歌飞花令等活动,传递旅途温情。天津客运段在列车上展示杨柳青年画、泥人张等非遗文化。
餐饮方面,中国铁路北京局各次高铁列车推出“一线一方案、一车一菜谱”定制化餐食,新增6款体现“年味”“惠民”特色的餐品,为旅客提供良好的就餐体验。北京南站京铁佳膳自营餐厅投入运营,为始发和途经的高铁列车供应餐食,提升了旅客在途餐饮服务质量。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朝阳站12306互联网订餐配送中心首次服务春运,实现了北京始发站的网络订餐服务。
保障重点物资运输高效畅通
春运期间,中国铁路北京局扎实做好电煤、粮食、日用百货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物资运输保障。春运期间(1月14日至2月22日),中国铁路北京局日均装运电煤35.9万吨,管内44家电厂存煤平均可耗天数达30.9天,为居民百姓温暖过冬提供坚强保障。此外,针对春节期间广大百姓大量采购“年货”,物流运输需求持续高涨的实际,中国铁路北京局高效开行北京至上海、北京至广州特快货物班列,加强班列到站卸车组织,做好班列列车精检细修,有力保障了春节年货市场的正常供应。
春运期间,中国铁路北京局精心组织天津港、曹妃甸港、黄骅港等港口集疏港货物运输,及时对接管内主要钢厂以及西北地区企业,全面了解企业对铁矿石、有色矿的运输需求,并与港口建立日常联动机制,加大空车、集装箱等运能运力保障,实现海运抵港的原材料与货运列车的精准衔接、快速装车,有力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与此同时,春运期间,中国铁路北京局在高质量开行港城班列、快速多式联运班列的基础上,新开行了北京丰台西站至广州江村站的快捷物流示范班列,与传统班列相比,示范班列具有客车化开行、公开订舱放价、运行速度高等优势,并提供两端接取送达、仓储等全程物流服务,运输时效和服务品质全面提升,对推进“公转铁”运输、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起到了积极作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