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的成立,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关于低空经济全面发展的层层涟漪。全国各地的国资国企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历史机遇,纷纷涌入低空经济赛道,各地争相“加速起飞”。
2023年11月,深圳低空产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成立,这是全国首个地方性低空经济国资平台;2024年12月20日,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其六大股东均为上海重量级国资国企;紧接着,12月21日,湖南省低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也应运而生,同样集结了多个湖南当地国资;12月24日,再度传来中国邮政集团宣布成立无人机公司的消息……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中国已有近30家含有“低空经济”或“低空产业”字样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涵盖了低空经济产业的多个环节,包括航空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物流配送、文旅等多样化应用场景。
多样化应用场景推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低空经济在文旅、物流配送、城市交通、农业等场景中的广泛应用,不断推动市场需求增长。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市场的进一步开发,这些设备预计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价值,为低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多场景的“低空+”正铺开
目前,多样化的“低空+”应用场景已见雏形,这背后也离不开国企在技术研发、产品推广等方面的持续投入。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提升运营效率、拓展服务范围等挑战。发展低空经济可以带来新的运营增长点,涉及场景达10类、50余项,包括地保巡查与监护、运营地面巡检、安全检查等。
青岛地铁通过无人值守无人机机场与智慧低空一体化调度平台,实现了地铁保护区的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巡查,提高了巡查效率和安全性。深圳地铁则通过“低空+轨道”空铁联运项目,为市民提供了一站式接驳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
业内专家表示,无论是无人机智能巡查巡检还是无人机物资运输,都是地铁掘进“低空经济”的缩影,低空经济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不仅提升地铁设备维护工作效率,降低物资储备数量,还提升了员工作业的安全性。
在这一围绕物资运输生态网络的广阔蓝图下,“低空+物流”的组合模式初见雏形。中国邮政自2016年启动无人机试点以来,已在安徽、四川、浙江、江苏等10多个省市利用无人机进行邮件运输配送,构建了无人机低空运输网络体系,制定了满足飞行要求的无人机各机型技术指标和建设流程,并建立机型资源库。
有市场对比分析显示,“低空+物流”与传统的人力配送方式相比,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例如,无锡邮政航线的单程距离为21.3公里,车程为1小时15分钟,而无人机运输仅需26分钟,将运输时间缩短了65%。
“低空+”交通和物流的优势尽显,与文旅的融合同样表现不俗。2024年8月,北京市首条常态化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在延庆八达岭长城投入运行。“十一”黄金周,美团无人机在八达岭长城南五城楼增设无人机配送航线,为游客配送食物饮品以及雨具等应急商品,愈发便利的游览配套吸引了更多游客。数据显示,国庆期间,美团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日均订单量环比节前周末时段增长超1100%。
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降低,使其在物流配送、巡检、文旅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业内专家表示,从国资国企来看,国企可以关注无人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无人机的研发制造、销售租赁到应用服务,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切入点。例如,在物流领域,探索无人机配送的新模式,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提升物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无人机应用市场的广阔前景为地方国企提供了丰富的业务拓展机会,有助于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更多的“低空+”正探索
无人机在轨道、物流中的应用,证明了其对产业效率和成本提升的积极作用。同时,还有一些仍在研发与设计中的低空经济的概念模式,虽然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整体方案或落地应用试点,但未来有极大可能成为低空经济广阔蓝海中的一股有生力量。
飞行汽车作为下一代出行方式的重要探索,不少汽车企业纷纷入局,共同推动技术层面的迭代与进步。2024年12月14日,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汽车首次亮相上海,在陆家嘴成功完成试飞。12月18日,广汽集团发布飞行汽车品牌高域和复合翼飞行汽车样品,计划未来将搭载自研全固态电池。12月21日,长安汽车将与相关公司签约,开展飞行汽车的前瞻研究……从陆地到天空,中国主流汽车企业纷纷加速推进飞行汽车创新研发。
相关公司负责人和业内专家均表示,伴随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持续进步,汽车行业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传统范围。以北京市这类超大城市为例,从自身条件来看,依托飞行汽车发展低空经济对缓解交通拥堵、尾气排放等“大城市病”确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飞行汽车为城市交通带来便利,无人机的出现又能为城市管理带来什么样的新探索?一架无人机穿越山林海岸,开展自动巡查、智能扫描,语音播报安全提醒;台风过境,“空中哨兵”迅速锁定公园积水与滑坡位置,将信息实时传递给工作人员高效处置……这是来自深圳市城市管理中心探索的“低空+城市管理”融合应用。低空飞行器徐徐升空,带动城市管理模式在各行各业的全面“升级”。
在城市规划方面,利用低空飞行器搭载的激光雷达、全景相机等设备,对城市地形、建筑物、道路网络等进行高精度的测绘和数据采集,为城市规划师以及地下提供直观、准确的城市空间信息,辅助进行城市新区建设规划、旧城改造规划、功能区划分等工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低空测绘数据帮助工程师进行地形分析、地质勘察、施工场地评估等工作,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优化设计方案;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方面,可以从空中视角对城市公园、广场、滨水空间等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好自然地形和现有景观资源。
在业内专家看来,低空经济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布局飞行器制造、飞控服务、空域安全三大领域,构建全方位的低空经济产品线,赋能城市智慧运行,支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务、环保、应急等多部门不同业务的城市治理场景,可以实现城市运行脉搏精细感知,更大程度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完善“低空+”全产业链
国企布局低空经济,不仅聚焦飞行器,更要围绕低空经济的上下游产业链发力。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的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仍不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尚待开发,技术有待突破,对低空经济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与企业孵化需进一步加强。
科技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做好对低空经济企业的金融支持尤为重要。记者了解到,为服务好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北京银行苏州分行成立了工作专班,并针对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推出涵盖贷款融资、股权融资、供应链金融等多领域服务。业内人士建议:“低空经济相关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技术的不成熟可能导致市场需求波动,银行在进行融资和风险评估时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在支持低空经济的产品适配、业务模式创新和风险管理方面还需要进行持续探索。”
中关村发展集团长期致力于孵化中小微科技企业,在低空经济加速发展背景下,如何打造好低空经济小微企业孵化器,成为2025年的“新课题”。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的中关村(延庆)无人机产业园,是中关村发展集团布局低空经济的重点项目之一。据悉,中关村(延庆)无人机产业园投资4亿元,园区建筑规模4.5万平方米,将于2026年建成集研发、办公、生产、生活于一体的专业特色园,加速无人机产业集群发展,其中总投资超12亿元的国内首个无人智能产业数字化生产基地已启动建设,将满足无人系统装备研发、批产、试验及培训等全方面需求。
围绕低空经济举办展会,成为首都会展集团在2025年办会办展的重要课题。日前,在2025年服贸会新春推介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服贸会ICT展也将关注低空经济领域发展动态,围绕电信运营商的低空智能网联和相关技术,将积极引入无人机、传统固定翼飞机、eVTOL等低空航空器制造,全面反映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态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