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苏霈(左)和老人一起做游戏                                          ■企业/供图

        “因为被长辈们毫无保留地爱着,所以选择为他们的晚年幸福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京能集团所属北京康养颐寿轩康养展览路项目护理主管郭苏霈说。

         步入养老行业    是爱的反哺

        小时候的郭苏霈是姥姥姥爷带大的。二老无微不至地关怀与照顾,让她的生活充满了爱。“因为他们的关系,我也比较喜欢跟老人们接触。”郭苏霈说。上高一时,郭苏霈的姥爷与爷爷相继离世,爷爷因脑梗导致偏瘫,走得很痛苦。“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立志学习康复治疗,为更多老人提供服务,让他们过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郭苏霈说。

        2018年,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的郭苏霈,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养老行业,并一直奋战在护理一线。养老院的工作并不单纯只是看护,还需要帮助老人提升自理能力、获得心理满足。为了胜任这份工作,郭苏霈除了要将书本上的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还需要认真摸索关于老年人心理抚慰、医疗保健、护理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当老人不顺心时,我就化身‘心理咨询师’,从沟通入手,了解老人所思所想。”郭苏霈说,“对待老人要将心比心,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他们。”

        每天交完班的第一件事,郭苏霈都会去每位老人的房间问候,为老人做日常护理;每当有老人过生日时,她都会亲自为老人制作生日贺卡,并和大家一起为老人祝寿,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为了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郭苏霈时常组织院内老人开展各类活动,为孤独、焦虑感强的老人制订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疏导情绪。

         养老护理    是爱与责任的交织

        “服务好不好,家属说了算。”口碑和评级一直是郭苏霈检验自己工作质量的标准。

        94岁的信爷爷因肝腹水,身体比较虚弱,行动不便,经过养老照料中心评估,需要中度照护服务。

        郭苏霈及同事在老人入住后悉心照料,在确保信爷爷的饮食均衡且营养充足的同时,每天鼓励他进行早操锻炼,并时刻关注其心理健康。这种全方位照护模式,使得老人的身心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一般来说,随着老人年纪增大,护理等级会有所增长,而信爷爷护理等级已由中度变为轻度,我们心里都很高兴。” 郭苏霈说。

        信爷爷的女儿每次来探访老人都特别开心:“见到父亲的状态慢慢变好,我们做子女的别提多高兴了,谢谢护理员的精心照料。”

        孝老是一场爱的“马拉松”。多年来,郭苏霈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的理念,传承着“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用青春的朝气感染老人,以儿女般的贴心服务老人。她说:“能让年迈的爷爷奶奶在人生暮年过得更快乐、更健康,对我来说就是最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