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首实杯”人工智能安保服务应用大赛成果展上,首都实业集中发布五大核心成果。 ■记者 董一鸣/摄
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今天,传统安保行业如何拥抱科技变革?近日,首都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一场高规格的成果展给出了答案。在门头沟区京西智谷举办的首届“首实杯”人工智能安保服务应用大赛成果展上,首都实业集中发布五大核心成果,即“安保服务应用场景库”“高校创意安保建设方案”“智慧园区方案”“武装押运车辆管理方案”“安才优聘平台”,以科技创新推动行业从“人防为主”向“智慧赋能”的战略转型。
智慧校园安防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的体系重构
高校作为人员密集、开放度高的公共场所,其安全治理一直面临不小的挑战。首都实业旗下北京保总基于多年深耕安保领域的经验,针对高校校门管控难、巡逻效率低、应急响应慢等痛点,推出了智能安防综合解决方案。该方案以“七层两面”架构为核心,通过数据、网络、安全系统的深度融合,构建起“全维感知—智能分析—协同控制”的安防新范式。
“校园安全一张图管控”是方案的核心亮点。平台整合了消防、电梯、交通、隐患治理等十余类监测数据,实现校园安全风险的“全方位扫描”。通过可视化大屏,管理人员可实时掌握安防动态,从过去依赖人工巡查转变为数据驱动的精准防控。此外,系统还引入陆空协同巡防模式,搭配安保队伍移动端应用,实现多岗位联动响应。测试数据显示,该方案使高校应急响应时间从平均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内,人员配置优化15%,运营成本降低20%。
目前,该方案已具备向全市92所高校推广的条件。其意义不仅在于提升单一校园的安全水平,更在于为社区、医院等公共领域提供了可复制的智慧安防样板,为“平安北京”建设注入科技动能。
智能武装押运 重新定义行业安全与效率标准
武装押运行业面临行驶路线监控难、突发事件响应慢、车务管理效率低等挑战。作为国内首家专业武装押运企业,首都实业旗下振远护卫公司推出的智能车辆管理方案,以国产化技术底座和全链路数字化管控,实现了行业运营模式的革新。
该方案以国产芯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为基础构建云平台,确保数据安全自主可控。硬件层面,搭载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支持鸿蒙系统,具备实时监控、一键告警、主动安全预警等功能。软件层面,系统覆盖车辆保养、维修、年检、任务调度等全流程,推行“以养代修”模式,显著降低运维成本。
“这套系统让押运管理从‘经验驱动’变为‘数据驱动’。”振远护卫工作人员介绍,通过驾驶行为评分、路径优化算法等功能,车辆调度效率提升40%以上,事故率下降30%。此外,系统预留了5G、物联网等接口,为未来技术升级预留空间。这一方案不仅解决了企业自身的运营难题,更为整个押运行业树立了智能化转型的标杆。
人才数智化平台 构建安保行业“选育用留”新生态
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石。首都实业所属双高集团推出“安才优聘”直聘平台,通过AI技术重塑人力资源服务模式。
该平台依托AI面试、智能简历解析、24小时客服等功能,突破时空限制,提升招聘效率。其中,AI面试系统可模拟真实场景,从沟通能力、应急反应等多维度入手评估应聘者素质;智能培训系统则根据岗位需求生成个性化学习计划,助力保安员职业成长。此外,平台创新“岗位悬赏”机制,鼓励内部推荐,拓宽人才来源。
双高集团负责人表示,平台旨在打造“招聘—培训—就业”闭环,既为企业降本增效,也为保安员提供职业发展路径。试运行期间,企业招聘周期缩短,人岗匹配度也实现了显著提升。这一探索不仅服务于首都实业自身的主业需求,更通过开放生态推动行业人才标准的规范化建设。
首都实业此次发布的系列方案,凸显了国企在引领行业创新中的双重角色:既是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也是产业生态的“构建者”。通过大赛汇聚政府、企业、高校资源,首都实业搭建起“产学研用”协同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实战场景。不仅如此,首都实业以实际业务痛点为导向,以国产化、安全性、可推广性为原则,其探索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参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