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在工作中。

  在焊接领域辛勤耕耘十四载,首钢京唐公司中厚板事业部的焊接操作工刘鑫,凭借对焊接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从一名普通工人逐步成长为行业骨干,为焊接技术的进步贡献了重要力量,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卓越风采。

   投身精品工程    践行使命担当

  北京冬奥会滑雪大跳台建设意义重大,刘鑫作为专家组成员深度参与其中。该项目近4100吨钢结构、总长57867米的焊缝对焊接质量要求极高。施工时,刘鑫凭借精湛技艺与团队严格把控焊接环节。面对复杂技术难题,他深入研究、反复试验,优化参数。最终,所有焊缝一次性通过射线探伤检测,符合设计要求,为奥运“精品工程”筑牢安全根基。

  在复合板焊接技术研发方面,刘鑫与团队突破重重难关。他积极参与多个重点工程建设,解决了卫星发射塔架、风电电机悬臂等多个钢结构探伤合格率低的问题。在国内首个904L+345R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复合板热风炉建设中,他总结出的关键焊接与安装成套技术及4项最佳操作法,成为行业宝贵经验。“高性能奥氏体不锈钢轧制复合板的开发及应用研究”项目荣获首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为复合板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刘鑫推动技术自主化进程,打破容器板认证长期依赖外委的局面,为首钢京唐公司节省外委经费100余万元。在新产品焊接实验中,他与焊材厂家紧密合作,开发适配焊材,优化焊接工艺,提升产品焊接质量,助力公司在高强钢焊接领域取得突破。在公司热风炉检修项目中,他优化焊接工艺,使二高炉4号热风炉炉壳探伤合格率提升至99.7%;多次完成高压水除磷管道焊接修复,单次节约维修费用10万元;成功修复热矫直机辊道,保障4300产线稳定运行,节约维修费用20万元。

   创新驱动发展    引领技术变革

  刘鑫紧跟智能制造发展趋势,与团队深入研究焊接程序和激光扫描技术,通过优化机器人焊接坐标系,将激光扫描时长从40分钟缩短至20分钟,扫描效率提升一倍。针对复合板坯四角漏气问题,他创新提出“梯状多层焊接”工艺,使复合板坯焊接合格率提升到98%以上,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并为生产难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刘鑫不断追求焊接技术的突破,攻克了双丝埋弧焊技术难题,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实现高效稳定焊接。他首次采用热丝TIG焊对复合板进行补焊,使焊接效率提升2倍,有效控制焊接厚度,减少后续修磨工序,提升了层间质量。在三层复合坯焊接技术方面,他优化工艺,有效防止复合坯加热时鼓包,保障了产品质量和生产稳定性。

  在成本控制方面,刘鑫深入分析焊接加工流程,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优化措施。他将密封条深度优化到25毫米,使焊接填充量降低28.6%,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每年还为公司节约成本412万元。通过增加原料板抛丸工艺,减少磨床砂带使用,每年节省材料费220万元;改进隔离剂烘干工艺,节省费用130万元。他带头优化12项焊接程序,实现了质量提升与成本降低的双重目标。

   传承匠心技艺    培育行业人才

  刘鑫积极投身焊接人才培养工作。在首钢技师学院担任第46届世赛全国选拔赛焊接专业教练期间,他因材施教,为学生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从基础技能训练到复杂工艺提升,他都耐心指导、严格要求。在他的悉心培养下,学生们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他也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在公司内部,刘鑫通过“青蓝工程”平台,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年轻员工。他编写培训教材,制定系统性的培训内容,注重实践操作,培养的徒弟如今已成为公司的“焊接技术能手”。他多次担任公司焊接组技术教练,带队参加首钢焊接技能竞赛,通过系统培训和实战演练,帮助学员提升技能水平,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公司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

  作为北京工匠学院实操指导老师,刘鑫为北京市多家企业的学员进行专业培训。他的课程涵盖焊接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巧和先进焊接工艺等内容。培训过程中,他注重与学员互动交流,及时解答疑问,帮助学员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难题。

  十四载焊接逐梦路,刘鑫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在精品工程中践行使命,在技术变革中引领前行,在人才培育中传承匠心,为焊接行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