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由北京市民政局与京能集团联合主办、北京康养承办的“2025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在京隆重开幕。本届论坛以“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探索北京养老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为主题,聚焦多元化养老需求与“银发经济”创新发展,集中展示了北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最新成果。
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进程中,北京市坚持政企协同发力,聚焦多元需求响应、重点人群保障与专业品质提升三大关键维度,积极构建居家、机构、旅居“三位一体”、衔接互补的服务新格局,全面强化高龄失能等“老老人”服务供给,持续筑牢人才、科技、标准等核心要素支撑体系,推动养老服务迈向系统化、深层次发展。其中,以北京康养为代表的首都养老主力军,贡献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北京实践”。
京能力量扛鼎首都养老大旗
京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明星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京能集团始终将“民之所需”视为“国之大者”,坚决扛起首都养老产业发展重任。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以及市国资委、市民政局大力支持下,京能集团组建北京康养平台公司,全力践行国企担当,积极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享老”服务新生态。
作为首都养老服务的中坚力量,北京康养成立三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资产规模突破7亿元,三年增长724%;养老床位超5000张,增长335%。创新打造“五端九化三覆盖”运营模式与“京慧养5+N”整合照护产品,持续引领行业变革。
2024年以来,国家出台银发经济和深化养老服务改革两个纲领性政策文件,明确提出构建“为老”“备老”“享老”全链条服务体系。北京市民政局近期更是牵头编制了《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从立法的角度对发展多层次、精准化的养老保障体系和服务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以更高站位统筹“事业+产业”,让养老服务从“保基本”向“高品质”跃升,实现从“老有所养”向“老有所享”的跨越式升级。作为首都国企,京能集团带领北京康养紧抓战略机遇、紧扣政策导向、紧跟市场需求,聚力推动产业链、服务链、技术链、人才链四维改革,打造首善“享老”服务新标杆。
面向未来,京能集团也将坚定不移地服务首都发展,以“价值京能”为战略目标,以“做大康养”为发展方向,与各方各界紧密携手、精诚合作,打造具有首善标准、国企品质、京能特色的健康养老“京”字招牌,为北京养老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京能力量。
四大创新成果引领“享老”升级
论坛现场,北京康养发布《从“养老”到“享老”:创新构建首都“享老”服务新生态》主旨报告,系统呈现四大战略成果。
面对长者“冬南夏北”的季节性旅居需求,北京康养作为北京养老行业协会会长单位,以产业思维破局:联合11省市行业协会搭建服务平台,整合155家旅居机构资源;与40余个市县签订合作协议,布局50余家旅居基地;创新开发30余条产品线,打造“京津冀·北戴河”“云南十二月”等特色IP。通过链接金融保险、健康管理等全产业链资源,构建“慢生活、深体验”的旅居闭环生态,让首都长者踏上“可游可居”的诗意旅程。
针对高龄失能长者照护难题,北京康养构建三维医养网络:在机构层面,打造全市首个公建民营“养老院+护理院”医养融合项目,设置98张医疗床位及7个专业科室;在社区层面,35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机构“手拉手”,提供中医理疗、健康管理等上门服务;在居家层面,创新“养老驿站+护理站”“双站”模式,朝阳、昌平、大兴3家护理站已投入运营。同步创立“乐智坊”认知症照护品牌,为特殊群体提供全周期专业服务。
当AI遇上银发,科技成为提升养老温度的关键引擎。北京康养建成双网协同的数字底座:“北京养老服务网”实现全市养老资源“一网通查”,“北康养e家”平台上线服务2786项,注册用户20万。在场景应用端,门头沟适老化智能家居样板间吸引上千家庭体验;毫米波监护设备与康养AI大模型实现健康风险预警;研发髋关节外骨骼机器人提升长者运动能力;智慧消防系统在善果寺项目实现“预防—响应”全链条守护。
为破解专业人才短缺瓶颈,北京康养实施“三个一”工程:成立颐贤职业技能学校,研发12大类468项专业课程,年培训能力超5000人次;与十余所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建立“实习—评估—留用”全周期培养机制,为行业输送兼具医疗护理、心理疏导等复合能力的“生力军”。
首善标准书写“老有所享”答卷
来自全国养老服务领域的近千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社会组织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谋划养老事业发展大计。
在分论坛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旅居养老、国资康养、养老金融、智慧养老四大主题展开深度研讨。与会专家认为,北京康养通过密织服务网、做大产业圈、打造智慧脑、培育生力军,构建了全区域覆盖、全场景贯通、全业态协同的首都养老新范式。
面向“十五五”新征程,北京康养将坚持首善标准,持续深化跨行业生态共建与产业链闭环发展。正如北京康养党委书记、董事长代贤全在主旨报告中所宣示:“‘享老’不仅是长者的权利,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将与社会各界携手擘画‘享老北京’新蓝图,让每一位长者安享‘京’彩晚年。”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的道路上,这支康养铁军将以他们的创新实践和执着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养老体系建设交出一份首都国企的“北京答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