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雨与村干部商讨工作                                              ■记者 夏晖/摄

  “李书记,您先带领抢险队清理河道,务必保障河道两侧住户的安全,我正在找车,路通了我第一时间回村,有什么事咱们电话及时沟通。”崔小雨焦急地打着电话。

  崔小雨是京投公司所属京投科技公司原党群工作部部长、工会副主席,被选派到密云区高岭镇大开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7月26-28日,北京市密云区高岭镇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大开岭村便是受灾村之一。据气象监测,当地最大小时雨强突破90毫米,引发山体滑坡、农田淹没等次生灾害。正在市区为村民自产的蜂蜜找销路的崔小雨,得知村里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往村里赶。

  崔小雨说:“去大开岭村的必经之路就是太师屯,那时路都断了,我只能搭乘老乡的车,绕行了很远的路才能回村。”找车的过程中,崔小雨时刻关注着大开岭村160多户、380余名村民的情况。在村党支部书记李振华的带领下,村里组建了一支27人的抢险队,对横穿主村的河流进行清淤工作。

  崔小雨自费从超市购买了四箱方便面、两箱牛奶、100多根火腿肠,搭乘老乡的车前往村里,沿途看到从上游冲下来的树木、残缺的栅栏,道路一侧还有从山上滚落的山石,越往村里开,崔小雨心里越没底。“当时雨水已经没过了车的轮胎,司机都打起了退堂鼓,但看见沿途的情况,我也顾不上害怕了,便和师傅商量继续往村里开。”崔小雨说道。

  终于回到村里,崔小雨放下东西就去找村支部书记。他说:“当时村支部书记正带着人,开着挖土机对河道进行清淤,大开岭村只有这一条河道,只要河道畅通,河两侧的村民就是安全的。”在河道清理期间,他们又逐户排查灾情、慰问转移险户,并对村里损失情况进行统计上报。

  40户民房受损、4处农业设施坍塌,260亩玉米地绝收,480个蜂箱被山洪冲毁,村民生计遭受重创,初步统计直接经济损失超40万元。尽管雨已经停了,可这些数字却沉甸甸地压在崔小雨心中。与村支部书记商量后,书记带领抢险队在村里留守,对河道里打捞的树枝,以及雨水冲倒的石墙、石板进行整理并摆放整齐,崔小雨则返回市区寻求组织帮助。

  在全面掌握村庄困难与需求后,京投科技公司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应急援助方案,紧急采购急需的电锯、雨衣、雨鞋、手套、手电筒、方便面、饮用水、火腿肠、牛奶等救灾工具和生活物资。

  不到24小时,满载爱心的车队沿着泥泞山路抵达大开岭村,顺利将救灾物资交到村委会和受灾群众手中,切实填补了村里物资缺口,让全村人在风雨中拥有了安心的底气,这场暴雨里的燃眉之急得以解决。村支部书记李振华望着崭新的抢险工具和码放整齐的食品,激动地说:“你们送来的不只是物资,更是让大家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底气。”

  积水退去,院墙上齐腰高的水渍清晰可见,水印印在院墙上,也印在崔小雨的心里。崔小雨表示:“部分村民损失惨重,重建家园固然重要,但当前首要任务是安抚他们的情绪,要让村民看到切实的希望,才能给予他们慰藉。”

  崔小雨作为一名1991年出生的年轻干部,自2024年1月驻村以来,带领村民蹚出一条乡村振兴特色路,他积极筹建番茄科技小院,精心打造“密云・这厢有礼”农产品品牌,促成高校挂牌育人实践基地,力推智慧农业扎根深山,为村集体创收达72万元。此次大雨,之前推进的项目也受到影响,在妥善安顿好村里的工作后,崔小雨又整合资源,继续与合作商推进项目。

  汛期尚未结束,崔小雨悬着的心始终无法放下,崔小雨说:“救灾与发展需同步推进,村民重建家园才能提速。”京投公司也将持续关注灾情动态,全力做好后续灾后重建及发展等援助工作,把“家和文化”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实践,以“首善标准”践行国企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