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仪集团志愿者演示捐赠的康复器材使用方法 ■企业/供图
七月盛夏,延庆区张山营镇前黑龙庙村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京仪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秦海波带队至此,与镇村干部围坐一堂,共话“党建引领聚合力,村企共建促振兴”的新篇章。
产业“活水”浇灌乡村沃土
作为市属国企,京仪集团与延庆区合作可追溯至十年前。“京仪集团与延庆区政府在产业投资、冬奥建设、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成效显著。”座谈会上,秦海波坚定地说道。这份合作的深度,在延庆中关村产业园内清晰可见。
京仪集团在此投资建设了两大产业园区——京仪智能仪表产业园和京仪绿能延庆基地。其中,智能仪表园区自2015年投入使用以来,已成为集团重要的研发制造基地。园区占地2.3万平方米,汇聚了远东仪表、布莱迪仪表等重点企业。目前,园区已为当地提供200余个稳定的就业岗位,两户入园企业年产值合计约1.7亿元,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居民“家门口”就业的重要引擎。
京仪的科技力量也曾闪耀在冬奥舞台。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国家高山滑雪赛区,京仪集团提供的弱电智能化系统,如同场馆的“智慧神经”。借助监控指挥中心大屏,工作人员可随时掌握场馆各角落动态;热成像技术化身“安全卫士”,精准预警火灾隐患;同时保障了赛道监控、对讲广播等系统高效运行,为“科技冬奥”贡献了京仪智慧。
“第一书记”架起村企“连心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京仪集团把“人才下沉”作为帮扶的重要抓手,持续选派精兵强将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从沈家营镇临河村到香营乡东白庙村,再到如今的张山营镇前黑龙庙村,京仪集团“第一书记”的身影活跃在延庆区的田间地头。
在临河村,京仪集团选派的陈俊峰、林锥两位“第一书记”连续四年接力帮扶。他们从强化党建引领、谋划经济发展入手,助力临河村获评沈家营镇“五星级党支部”“先进党支部”,并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示范村。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正是村企共建结出的丰硕果实。
走进前黑龙庙村,它位于延庆城区西北部,总面积约135.8公顷,常住人口不到400人,属于经济薄弱村。2024年1月,京仪集团刘旭东成为驻村“第一书记”,全面推进结对经济薄弱村“消薄”工作。
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前黑龙庙村的葡萄远近闻名,在全国历届葡萄鉴评会上获得了七块金奖奖牌,还获得了北京市标准化示范村、北京市科普示范基地等称号。“这儿的葡萄甜美可口,价格适中。但由于销售渠道单一,销量一直上不去。”刘旭东马不停蹄地奔走,希望进一步拓宽有机葡萄的销售渠道。刘旭东向派出单位北控集团以及京仪集团提出援助请求,并邀请北京市仪器仪表高级技工学校现代服务教研室的老师,到前黑龙庙村开展短视频策划与制作专项培训。不少村民在培训后,逐渐掌握了短视频拍摄和剪辑技巧,成为了短视频平台的常客,积极在线上宣传、售卖自家葡萄。
秦海波表示,京仪集团将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桥梁纽带作用,找准帮扶切入点,靶向发力,构建更为紧密的村企关系,为张山营镇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持续动能。
公益暖流情系乡村“夕阳红”
座谈交流后,共建双方将目光聚焦于乡村养老事业。秦海波一行来到张山营镇永聚养老院,参加“情系桑榆暖 助力乡村兴”敬老慰问暨物资捐赠活动。
走进养老院,京仪集团领导和志愿者与老人促膝谈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切询问其身体和生活状况;打扫院落,为老人营造整洁舒适的环境;耐心细致地讲解、演示所捐赠康复器材的使用方法,引导老人体验智慧康养设备。
这份真诚的关怀,赢得了老人们的笑容与感谢。养老院特意向京仪集团所属京仪装备公司赠送锦旗,上书“国企担当暖夕阳,情系乡村助养老”。北京亦城合作发展基金会也为京仪装备颁发捐赠证书,表彰其在公益领域的突出贡献。
下一步,京仪集团将继续发挥主业优势,以产业投资引活水,以人才下沉强根基,以公益行动暖民心,全方位助力区域乡村振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