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我踏上南下的火车,来到了娇俏的苏州。这里的美不需多言,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无不留下赞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诗句,让人们至今称颂。这并非我首次来苏州,却仍然会沉浸在精美的园林、清秀的街景和婉转的评弹之间。
苏州以园林著名,始于春秋,发于晋唐。如果说北方的建筑像端坐威严的将军,那么苏州的园林一定是婀娜秀丽的江南女子。我独爱苏州园林的小巧精致,占地面积并不算大,但一步一景,“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我拍摄了很多窗景,透过一扇扇花窗和漏窗,隐约可窥四季变化,朝暮交替,总也不会腻。一百个窗子能呈现一百种花窗样式,能向外看到一千种不同的景色。花窗形状千变成化,方形、圆形都是司空见惯的,还有六边形、铜钱形、宝瓶状、葫芦状,有的是中空的,也有内部纵横的图案边缘修饰纹样。我曾见过一扇复杂的窗户,如意的样式,周围是喜上眉梢的纹样和祥云纹,内框图案则是龟背锦,透过窗户能看到一株碧绿的芭蕉,芭蕉后面还有一扇六边形的空窗,正好框住了一丛青翠的竹子。
景中有景,做到了极致。漫步园中,疏落相宜,变化多端,山水相依或观太湖石的瘦、漏、皱、透,或赏一池不扰人心的碧波。江南水很青,像大块的翡翠,让人忍不住想拿回去,珍藏起来。水质澄澈见底,能完美倒映白墙青瓦。因为这水,苏州越显温柔。如果你觉得狮子林、拙政园人头攒动过于喧闹,可以去留园,这里更为静谧。身在其间犹如回到家中,投喂一下池中的锦鲤,摸一下园里散养的猫咪,再惊起憩于枝头的鸽子,恍然间一下午就这么过去了。
玩累了正是去七里山塘走走的时候,坐上一支摇橹船,晃晃悠悠之间,听船娘欢快地唱起江南民谣,讲述山塘的前世今生。船公或是船娘都是本地人,会唱几支脍炙人口的小调。他们说因为这七里山塘,有了一份谋生的工作。我们这船的船娘唱得极好,摇橹船在悠长的歌声中静静划过河道,越过低垂的柳枝,穿过浑圆的桥洞,船过之处泛起阵阵涟漪,揉碎了倒影,又无声地拼回。
到了夜间,七里山塘灯火辉煌。河水不再是碧色的,墨绿中闪耀着碎金,此时的翡翠般的河水像是上好的帝王绿。我徘徊在山塘街的时候,恰好下起了小雨。青石路被雨水洗得发亮,灯光又为其镶上了一道金边,平平无奇的青石板路也变得格外动人。人少的时候,走在其中,听清脆的脚步声在小巷里回荡。走累了,我在山塘里找了一家本帮菜馆,临水而坐,口中有美食,眼里有美景,好不惬意。苏帮菜鲜甜可口,浓油赤酱,点一道响油鳝丝再来一道蟹粉豆腐。响油鳝丝是我的最爱,现浇的热油激起胡椒的微辣,满嘴生香,配着它我能吃掉一大碗米饭。再配上一碗碧螺春,解腻清口。
晚间,我去听一曲琵琶语的评弹,幸运地抢到了第一排座位,上座一位,清茶一盏。先是徒弟一辈的唱上半场,一曲熟悉的太湖水,女先生轻拢慢捻琵琶成调。评弹随着时代也兼容并包,并不是只有传统的曲调,吴侬软语演唱的脍炙人口的歌曲,更让人喜欢。男先生声音清亮,诙谐幽默,讲讲评弹讲讲曲。下半场吴先生一曲琵琶语果然名不虚传,让人仿佛回到了观看《金陵十三钗》的时候,凄清婉转的情绪,欲说还休,道尽旧时悲苦,淡淡忧伤的乐声搭配温婉动人的唱腔,娓娓道来。吴先生的唱腔总比别人更缠绵悱恻,她的声音柔而不媚,徐徐展开一幅苏州江南水乡的画卷,让人流连其中。
苏州走走,一年四季皆相宜。寒山寺、虎丘、阳澄湖、苏州博物馆总能找到让你身心放松的地方,山水与人文的结合能抚平一身的疲倦。
(作者单位:北京燃气三分公司)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