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控集团推出北控雁栖岛国际会都之旅,充分释放消费扩容功能(资料图)  ■记者 董一鸣/摄

   近日,第二十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ESG国际论坛在北京举办,“2024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中国榜”同期发布。北控集团凭借在社会责任与ESG领域的深耕实践,荣获“ESG竞争力典范·永续发展”奖。

  作为首都国企ESG试点企业,北控集团深刻领会和把握ESG理念与实现“双碳”目标,以及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方面的紧密联系,积极将ESG理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聚焦国家战略落实、治理效能提升、共建共享、创新驱动等方面,统筹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责任,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式持续推进企业长期、可持续、稳定增长;不断完善ESG治理体系,强化ESG机遇与风险管理,推动旗下企业加强ESG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过去的一年,北控集团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充分履行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的使命,以创新驱动和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打造与大国首都地位相匹配的一流城市服务典范。北控集团秉持“立足北京,服务首都”的发展宗旨,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决履行国企政治责任。

  京仪集团聚焦仪器仪表和装备制造产业,完成标杆孵化器二期建设目标并通过验收,加大实验设备投入,强化实验室功能,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市政总院承担公路、城市道路、水务工程、轨道交通及交通枢纽等各类工程合计32项。北控置业参与服贸会、文明对话会、《读懂中国》交流、大使家宴交流、“潮 BA”赛事等文化及消费提升活动,整合雁栖岛等项目资源,突出“会展+”理念,推出“北控雁栖岛国际会都之旅”,充分释放消费扩容功能。

  北京燃气建设的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打造京津冀能源保障新枢纽,并协同唐山应急储备设施充分保障京津冀地区天然气应急供气能力。市政总院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以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等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承接北京四所大学雄安校区的规划设计,设计公路工程约 240公里和轨道交通,促进京津冀生产要素流通,服务区域联通。

  在不断推新的同时,北控集团致力于高品质推动民生工程的发展,通过综合整治老旧小区、升级改造陈旧管网系统、开发建设安置房、打造医疗康养服务等措施,推动城市焕发新活力,努力为市民打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作为市属国企,北控集团积极谋划科技创新整体布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以重点科技型企业和高水平创新平台为支撑,稳步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能。北控集团全面推进“1+4+N”数字化体系建设,推出国内首个以北斗技术应用为主的源数据服务平台。2024年,北控集团研发投入达33.3亿元,较上一年增加3.8亿元,集团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0家,拥有各类专利40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898项。建立《北控集团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清单》,加速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的研发攻坚工作,增强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原始创新和应用创新能力。各所属企业在燃气、环保、智能装备制造、城镇建设等领域新增国家级项目4项,新增省市级项目10项。

  北控集团聚焦数智赋能,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全面布局数字化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创新研发一系列数字化技术和产品成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 年,“国企云”产业生态初步形成,50余家国企上云,集团门户、数据中台等26个系统全面上线,打造了数字孪生智慧供热解决方案、智慧厂网河一体化解决方案等一批数字化产品;推出国内首个以北斗技术应用为主的源数据服务平台,形成基于北斗技术的燃气管网高精准检测评估以及高速公路结构健康监测等多项解决方案。

  北控集团致力于为城市贡献绿色、低碳的北控方案,将绿色低碳理念纳入企业战略,制定并实施“北控集团碳达峰行动方案”,全面推进集团绿色低碳转型,深度服务客户实现降碳目标。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持续加强污染减排与环境管理、大力推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和保护,紧紧抓住绿色发展的历史机遇,打造“绿色底色鲜明、低碳理念深入、资源节约集约”的绿色北控。2024年,市政总院承担多项绿色低碳基础设施项目规划设计,打造“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等国家典型示范项目;北控水务年处理污水约58.3亿吨,污水达标率保持100%,智能化“黑灯工厂”带动并促进了水务行业数字化、低碳化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