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雷个人留影                                                          ■企业/供图

  付雷现任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水钢”)炼铁事业部电气作业区电工,并获评电气工程师、电气高级技师。他曾荣获水钢“劳动模范”“水钢工匠”“首钢工匠”,以及六盘水市“凉都工匠”,贵州省有色冶金工会“金牌工人”“产业工匠”,还有贵州省“最美劳动者”“贵州工匠”等荣誉称号。他于2022年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电气维护检修的“追梦人”

  电气维护检修工作,看似平淡,实则责任重大。每一个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都关系着高炉生产是否能正常运行,付雷便是众多电气维护检修人员中的一员。

  2005年,水钢启动二烧筹建工作,参加工作仅两年的付雷被派往昆钢交流学习,身为电工的付雷被昆钢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触动。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下苦功掌握先进技术,为企业自动化建设尽力。为此,从昆钢学习回来后,他将全部业余时间用在了学习电气技术上。

  在碰上纯英文的指令代码、专业术语时,他端着英文词典,一本一本地翻,一个指令一个指令地查询,一个公式一个公式地记,一遍一遍地画接线图……几年下来,凭着对电气自动化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他先后自学并掌握了各种西门子自动控制软件、硬件,同时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先进的检测仪器和工具,对电气设备进行精确的检测和故障诊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电气自动化技术难题。

  了解付雷的人说,他耐得住寂寞,爱钻研;跟付雷朝夕相处的同事说,他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从技术工人到技术工匠,扎根电气检修一线20年来,付雷从没有停下学习钻研的脚步。

   高炉生产的守护者

  2024年3月,水钢3高炉的PLC网络出现故障,所有仪表信号时有时无,导致中控室计算机无法正常控制和监控现场设备。仪表信号就像高炉操作人员的眼睛,信号异常不仅直接影响生产效率,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凭借多年在自控行业积累的经验,付雷判断问题出在由光纤、交换机、服务器或网线等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上。

  为此,他组织工作室成员进行讨论,并制定了详细的解决方案。经过一系列升级,新的自控网络拥有了两层冗余结构,显著提升了所有计算机与PLC、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速度和信号稳定性,有效解决了影响高炉正常生产的问题。此外,他带领攻关团队先后完成了3高炉助燃风改造,6号脱硫根据烟气自动喷浆、6号和7号机尾收尘变频器改造,以及三高炉网络改造、原料大棚防碰撞改造等80余项技术攻关,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千余万元。

   技能传承的引路人

  付雷深知个人力量有限,团队力量无穷,始终将培养新人、传承技艺视为己任。

  2021年至2024年,他参与新型学徒培训,指导铁电车间15名学徒全部通过考试,其中13名获高级电工资格,2名获中级电工资格;利用工匠场平台,大力开展“师带徒”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所带10名徒弟中有3名晋升为电工技师,2名晋升为中级工,2名在六盘水市第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分获电工第一名和第二名,被授予“六盘水市技术能手”“凉都工匠”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付雷的悉心教导和无私奉献。他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和技术,关注徒弟们的技术成长和职业素养培养,引导他们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在他的影响下,徒弟们迅速成长为车间的技术骨干。

  2022年5月,付雷领衔的铁电车间自动化工匠场被首钢水钢技师学院命名为“工学一体化教学基地”,他被聘任为兼职教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付雷为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践行工匠精神的带头人

  “以工匠精神和技能强企激励自己,将本职工作当作事业、把学习与创新当作爱好,不断强化技能、提升自我,做一名技术过硬,有价值、有贡献的技能人员。”这是付雷作多年来一直坚守的工作理念,立志成为降伏“电气怪”的“雷震子”。

  2018年,付雷领衔创建的工匠场被六盘水市总工会命名为“凉都工匠场”。自该工匠场创建以来,他先后组织开展技术攻关400余项。《3高炉服务器升级改造》《6#环冷机自动控制改造》等诸多改造项目为水钢设备管理作出了重大贡献,多项成果荣获水钢科技创新成果一、二、三等奖;《6、7号烧结5600KW风机油泵控制程序的改进与优化》荣获贵州省职工“我为企业献一策”金点子奖;他主创的《一种混匀堆料机的对中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仅2024年,该工匠场就完成了焦炭引风机变频器自动控制改造攻关、三高炉料批自动控制改造攻关等共计50项,累计创效800余万元。2022年11月,由付雷领衔的工匠场被贵州省总工会命名为“贵州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023年12月,他领衔的工匠场被命名为“贵州省技能大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