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团自主创新成果展示 ■记者 董一鸣/摄
在第27届北京科博会上,京能集团携全钒液流电池系统、绿色生态修复技术等多项自主创新成果亮相,涵盖新能源、生态治理、智能建造等领域的硬核科技,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京能展区,40千瓦全钒液流电池系统以自主创新的“京能方案”破解新能源并网难题。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配套技术,它能将不稳定的风电、光伏转化为稳定可靠的电能。其电流效率提升至94.98%,能量效率达到68.26%,两项指标均达行业领先水平。与其他储能技术相比,全钒液流电池安全环保、循环寿命长且响应速度快,适合大电流快速充放电,功率模块和容量模块可依据需求分别布置。目前,京能集团已完成商用级全钒液流储能系统产品研发,并已实现并网试运。这项突破不仅标志着京能在长时储能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更为火电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此次,京能地质公司带来的“探测-充填-评价”三位一体技术体系,为采空区充填治理树立了新标杆。
“我们研发的绿色充填技术,总体充填率提升25%,节省了8.5%的充填材料。”副总工程师岳江潮针对展台上的采空区充填模型介绍道。这项技术将探测、充填和评价技术有机结合,形成一整套完善的采空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治理方案。该技术已经在多个区域成功实施了采空区探测和充填工作,节约成本10%以上,节约工期15%以上,帮助采空区土地重获开发价值。
令人瞩目的是地空协同探测技术的突破,通过融合三维激光扫描与地质雷达探测,构建高精度地下立体模型。“就像给大地做CT,实现了从天空到地面再到地下的全方位、多层次探测,经过算法处理和融合分析,最终形成了高精度、高分辨率的三维数据大模型。”工作人员介绍道。
在现场,一只来回溜达的“机器狗”引得众人纷纷驻足。京能地质引入机器狗,机器狗凭借在多种复杂地面上行进的优势进行勘测和采集数据。机器狗搭载激光雷达,完成毫米级三维建模,可以实现地下管廊、废弃矿洞排查探查、结构稳定性扫描和管线检测等,为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采空区的治理规划、边坡工程的防护设计与监测预警、地下管线探测等提供科学依据,为矿区生态修复筑牢安全屏障。
京能地质研发的绿色生态修复技术让坚硬岩体重新披上绿装。“我们模拟自然土壤结构,研发了适合植物生长的高性能类壤土基质。”工作人员说道。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在岩面营造根系生长层和种子生长层,树木种子在第二层结构中发芽、生长。其根系进入第一层结构,最终锚入岩体中,传递荷载和应力,汲取养分,自然生长。这项技术已在门头沟废弃矿区成功应用,真正实现了“用自然的方式修复自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