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立路快速化改造项目现场 ■记者 董一鸣/摄
5月1日一早,北京建工集团安立路快速化改造10标项目技术负责人许佳亮来到现场,“今天我们要开始进行连接六环路的匝道桥混凝土浇筑工作,假期结束时,所有现浇箱梁桥体混凝土结构将全部浇筑完成。”许佳亮说。
施工现场,一台吊车、两台混凝土泵车和四台混凝土罐车分前后排列,五十余名工人分散在约18米宽的桥面,拖拽着泵管向桥体钢筋中灌入混凝土。
作为安立路快速化改造项目最北端的标段,项目部施工的道路和匝道总长度约3.5公里,相比道路拓宽作业而言,许佳亮认为匝道桥是标段中最困难的地方。
除了桥面正在浇筑混凝土的区域外,工人们正蹲在已经浇筑完成的桥下脚手架上对达到强度的结构进行拆除模板作业。这条匝道施工完成后,司机上下六环路不再需要等候红绿灯,而是可以通过匝道桥实现安立路与六环路的无灯通行,提升了安立路的通行疏导能力。
此次对安立路的快速化改造,不仅是设置快速化通行车道,整体还将拓宽辅路及人行道,改造完成后原有4.5米宽的区域将拓展至约20米,进一步提升安立路地面道路的承载量以及非机动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性。
在许佳亮看来,整个标段的施工基本都使用了成熟的技术方案,不过结合现况道路因地制宜优化方案依然让他们忙碌不已。其中标段内的排水系统改造让许佳亮印象深刻,由于标段区域内的排水走向和标高设计方案已经确定,但是在实际施工挖掘中,项目发现光缆设施需要保护。他说:“由于光缆正好‘吃’了我们一部分排水方沟的空间,需要抬高原有标高进行施工,但局部抬高将无法顺畅排水,需要我们和设计共同进行整体标高的重新设计和布置,其中各项参数和施工方案、材料、机械都要调整,好在现在方案已经确定,假期中,我们也将开始进行排水系统的施工。”
优化方案之外,许佳亮还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解决很多问题。许佳亮指着拆除模板的工人说:“他们所踩的脚手架落地生根,通过对地质条件的研究发现这里的地基承载力很好,我们将原本需要混凝土全面硬化的区域改成再生水泥稳定碎石铺装,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还为项目节约了一定的投入。”
而在支撑混凝土桥身的主次龙骨选择上,项目部通过细致测算和充分挖潜,将公司内部其他项目的16#的工字钢库存料调用作为主龙骨,同时租赁钢包木作为次龙骨的辅助材料,相比一次性购买材料,物资的到场速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为整个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看到现场浇筑有条不紊地进行后,许佳亮回到办公室开始调配其他技术方案落地,“我们的技术方案要搭配生产系统的人力资源组织工作,整个假期中项目投入近130人的劳务人员。除了桥梁浇筑外,道路边坡、交通导行、管线改移、路面摊铺等团队也将在标段内全面发力,确保项目按照业主要求按时保质完成建设任务。”许佳亮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