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学习与成长。而我,在践行雷锋精神的道路上,逐渐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与价值……在记忆深处,有一段时光宛如晨曦中的露珠,晶莹剔透,闪烁着温暖光芒。那便是儿时学雷锋活动的日子,那些简单纯粹的举动,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田,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我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从小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在“做好事不留名”的氛围中成长。

  儿时的我,生活在一个充满温情与关怀的小村庄。每到春天,村里柳树抽出嫩绿枝条,桃花绽放娇艳花朵,整个村庄都弥漫着生机勃勃的气息。在这样的时节,学雷锋活动就像一股春风,吹遍村庄的每个角落。

  记得第一次参与学雷锋活动,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刚好不用上学。村里的广播播放着激昂的歌曲,号召大家向雷锋学习,无私奉献,乐于助人。那时我上小学二年级,虽然对雷锋的事迹了解不多,但心中满是对英雄的崇拜与向往。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扫帚,和小伙伴们一起加入清扫村庄的队伍。

  村庄西边,有三位爷爷皆是五保户。我和小伙伴们时常利用星期天,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诸如屋里屋外打扫卫生、洗刷碗筷、喂鸡鸭、割草喂羊、在庭院里浇花以及在菜园帮他们浇菜摘菜等。尽管我们感到很累,但听到爷爷夸赞我们是“小雷锋”,心里便比吃了蜜还甜。

  在村里读小学时,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还经常参加校园的义务劳动。倘若遇到有困难的同学,我们都会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在校园里,同学之间亲如兄弟姐妹。

  随着时间的流逝,无论是在我们村里,还是在学校,学雷锋的活动都形成了一股热潮,大家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而我在这个过程中,也渐渐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善良与无私。我开始学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分美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走上铁路部门的工作岗位。那时候,段工会已经成立了互助基金会,全段职工每人拿出五十元存入该基金会,以各小站工区为班组开展活动,这正是学雷锋精神的延续和传承。每当工区职工或家属遇到困难时,就会用基金会的钱给予帮助。

  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我担任小站工区的宣传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出黑板报,宣传小站及周边站区职工的好人好事,图文并茂的内容受到了工友们的夸奖。工友们利用休班时间,在小站旁开垦出了一片荒地,种上一些时令蔬菜,丰富了食堂的伙食,营造了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氛围。与此同时,我们还经常帮扶小站家属院里的孤寡老人。在之后的工作中,学雷锋更多地体现在敬业爱岗,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乐于做一颗“螺丝钉”。

  学雷锋做好事,一直是我的信念。我经常参加社区的义务劳动,去图书馆当志愿者。我深感能够为社区、为社会奉献一份力量,是我不懈的追求。

  学雷锋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雷锋精神永不过时,雷锋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首早已烂熟于心的歌曲滋润着一代代人的心田。

  (作者单位:郑州局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