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华物业工作人员为居民提供服务 ■企业/供图
在西城区白纸坊街道信建里小区内,一切井然有序。从“失管地”蝶变幸福家园,四年时间,首开集团首华物业公司通过“先尝后买”的方式,从保安保洁配备、公共区域环境清理、设施设备检查维修等多方面入手,不断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实现老旧小区物业费收缴率96%。
“先尝后买”实施旧改
“通过引入物业服务,创建美好家园,小区的环境好了,停车规范了,社区活动也丰富了,居住在这里心情也好了。”谈起现在的居住环境,在信建里小区居住了20多年的居民常阿姨感慨不已。信建里小区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有12栋多层住宅,现有居民824户,多为中国移动职工及家属。小区建成后一直缺少专业及规范的物业管理服务,被所在的白纸坊街道列为失管小区,居民要求改善居住环境的愿望非常迫切。
四年前,信建里小区作为“三供一业”由首华物业公司开始接管。接管后,首华物业面临的第一道难题,就是物业费“收取难”。“小区居民以往无需缴纳物业费,每月只收取120元/户的卫生费,因此普遍缺乏缴纳物业费的意识。”首华物业国馨分公司通服西城项目部经理刘小松说,为增强居民对物业服务消费的意识并促使居民主动缴纳,物业联合社区,通过“先尝后买”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
“‘先尝后买’就是在接管第一年内不收取物业费,主要通过解决群众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物业服务质量,使居民切身感受到专业化物业服务为生活环境带来的显著改变与提升,促使居民从内心真正认可并接受专业化物业服务。”刘小松说。
接管小区之后,首华物业在小区内进行了充分的走访调研和居民座谈,发现车辆乱停乱放、房顶漏雨失修、管道老化堵塞等成为居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此,首华物业对症施治,制定了小区改造方案,涉及改造项目包括:12栋楼顶防水修复、楼道及楼梯扶手更新粉刷、更换破损污水管道累计达1500米、砍伐死树危树、新建花坛补充花草、拆除废旧车棚进行升级改造、加装电动车充电桩12组、安装道闸、更换60个单元门并安装电子门禁系统以及安装47个监控摄像头保证小区内无死角覆盖等措施改善小区环境。
探索“五方共治”治理模式
认可专业化物业服务并愿意缴纳物业费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来说,持续不断地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并获得业主满意,才能使物业服务工作可持续地稳健运行。在接管过程中,首华物业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街道社区、相关职能部门、产权单位、物业、居民“五方共治”的老旧小区治理模式,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与小区物管会的协同作用,构建包含居委会、物管会、物业服务企业及小区居民在内的多元化社区议事协商平台以及高效的应急协商机制和创新的居民诉求联办机制,定期汇集并处理业主的各类反馈与建议。
除了物业日常工作以外,首华物业还通过运用先进科技装备来赋能社区安全。为应对电动车充电可能引发的火灾事故,目前,首华物业已经在信建里社区的电动车充电棚内安装了北京市首个智能灭火系统,一旦电动车充电棚内出现温度异常或冒烟、起火等情况,系统会立即发出声光电报警,迅速切断电源,开启灭火装置,喷洒专用的锂电池灭火剂,快速扑灭可能发生的火灾。此外,首华物业坚持以“民生诉求”为导向、以“事要解决”为目标,强化首开96139报修电话宣传力度,实现居民诉求分流,接诉即办。
物业+服务为长效管理奠定基础
信建里小区内退休老人占比超过60%,由于年龄较大、行动不便,对养老服务及生活服务的需求较大。为满足居民需求,首华物业在信建里小区以综合化、专业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着力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为家庭提供全场景、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养老服务,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目前,驿站不但具备民政系统要求的日间照料、助餐服务、呼叫服务、文化娱乐、健康指导、心理慰藉等六类基本服务项目;还有重点服务老年人的巡视探访、助洁、助行、助医、助急、家电急修、桶装水、重物运送等服务项目。同时,驿站还根据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推出了家政服务、洗衣洗鞋、理发、修脚、心理咨询、理疗按摩、为老产品、农副产品售卖、生鲜超市等,方便老年人生活。
高质量的服务也换来了居民和社会各界认可,信建里小区先后获得“西城区最美院落”“物业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一等奖”和北京市“美好家园”等荣誉称号。谈及小区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项目经理刘小松说,小区共有20余位物业服务人员,项目的主要收入为物业费、停车费和延伸服务产生的一些收益,确保项目的正常运行是没有问题的。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服务成本的上涨,物业费价格也必然随之调整,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要为业主提供高质量的好服务,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未来,首华物业公司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加强人员培训,增强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增进与居民的联系和互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改善小区环境,努力营造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条件,用真心的服务不断提高居民满意度,为小区实现长效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