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端午 一缕永恒的芬芳 岁月如梭,许多往事都随风而逝,但儿时端午节的记忆,却如同那碧绿的粽叶,永远包裹在我心中,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当街头巷尾被粽叶的绿色所充盈,丝线捆好的粽子被悬挂在展示台上,商户们吆喝着将包装精美的礼盒介绍给顾客……此情此景,禁不住想起儿时家乡的端午节。艾叶青青门前挂,粽香浓浓四处飘。在家乡,每到端午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挂上一把含有艾叶、菖蒲的青藤,寓意避邪祈福。端午节的早上,我和妹妹及小伙伴们一起上山 艺苑 2025年06月04日 0 点赞 0 评论 40 浏览
端阳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戊子贞,其烄于洹泉”的字名,至少3000年起,洹河就已见之于文字记载了。安阳的端午是从洹河岸边开始的。当晨雾还流连于水边,形成一片朦胧的纱帘时,为着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家中的老人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艾草飘香,混合着油炸菜角的香腻,中原的土地上暑气升腾,文峰塔的影子下蜿蜒成一条无形的河。端午节期间,河南人常搭配食用糖糕、菜角、煮蒜、煮鸡蛋等传统小吃,部分地区还会用艾草与粽子同食。平顶山鲁山县、三门峡卢氏县等地以槲叶(山毛榉植物叶片)包裹圆柱形粽子 艺苑 2025年06月04日 0 点赞 0 评论 36 浏览
永远的雪莲花 (一)永远的雪莲花你是一朵雪莲花穿越千古风云在白雪皑皑的绝顶忘情地开放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跨过了多少日月星辰你依然溢芳吐翠你依然风华绝代你依然是我们膜拜的圣人从盛开的那一刻你就一直不曾凋谢只不过世纪的风烟太多的时候太浑太厚遮挡了行者的眼让好多留恋的过客看不到你真容触摸不到你的光辉他们弓着腰摸索着在满天星辰的旷野漫无目标地瑀瑀前行(二)盛开的时刻你盛开的时刻尽快苦涩成丘尽管忧愤成海尽管冰凉的汨罗水将倔强的肉体无休止地稀释却将不屈的灵魂无休止地涌动传递多情的鱼儿将弥散的忧思将苍生的贮望凝聚成一种精神一抹信念凝聚成一个薪火相传的伟大的节 艺苑 2025年06月04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分界线 端午节的气息悄然临近,项目部里却无人提及。5月31日是施工节点。项目部全体同事围绕这个目标,正紧锣密鼓地攻坚,在业主要求的时间内完成送电。5月的南方,已然感受到夏日的炽热气息。工程部的几个小伙子们,一大早就去项目工地现场,傍晚时分,才回到项目驻地。他们身穿短袖,裸露出的臂膀,被晒得泛着油光。当他们摘下安全帽时,可以清晰地看到,脸庞上形成了一道泾渭分明的界线,眉毛以下晒黑了不少。作为综合部的见习生,每天中午,我有一项简单却重要的工作,便是将午饭送到工点上 艺苑 2025年06月04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南阳 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 “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诗仙李白笔下的南阳,是一座充满魅力与传奇的城市。而我,有幸出生在南阳的一个小村庄。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伴随着儿时听过的三顾茅庐、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的故事,我在这片土地的滋养下一步步成长,也对家乡南阳有了更深的眷恋。南阳,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的故事,要从两千多年前说起。三国时期,刘备为求贤才,三顾茅庐于南阳卧龙岗,诸葛亮在此地为其分析天下局势,“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由此拉开了蜀汉霸业的序幕。这段佳话不仅展现了刘备的求贤若渴,更凸显了南阳深厚的人文底蕴 艺苑 2025年05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50 浏览
樱桃染红的浅夏 在我的记忆深处,故乡的樱桃如同一抹鲜艳的红色,悄然染红了我的童年时光。那时的天空似乎格外蓝,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那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樱桃上,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奶奶的后院里,两株樱桃树静静地伫立着,它们虽不如白杨树那般高大挺拔,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圆圆的叶子浓密而翠绿,遮盖住了老屋的瓦房顶,也遮盖住了我童年的欢声笑语。小时候,在故乡的小山村,很多乡亲都喜欢在房前屋后栽上一两棵樱桃树,也有勤劳的人们,把樱桃树栽到田野旁或山岗上。春天,樱桃花如白色的蝴蝶翩翩起舞,那些洁白的花朵,像是天边细碎的云片,伴着太阳或月亮在蓝色的空中自由 艺苑 2025年05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50 浏览
云南 雨崩徒步之旅 “循此苦旅,以达天际。穿越逆境,直达繁星。”这是我尤为钟爱的一句话。如今认为,这句话也很适用于徒步和登山。当我初次决定徒步云南雨崩村时,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去徒步?”“为什么要去那么艰苦的地方自找苦吃?”但我觉得,人生如旷野,本就不是被定义的,况且一生短暂,重要的是尽情享受这个过程,不妨大胆一些。其实,我想要去徒步的冲动源于一次偶然——看了一部纪录片《卡瓦格博》。纪录片中被登山者和旅游者称作“梅里”的雪峰,藏语意为“白色的雪”,让人心驰神往。之后,我翻阅了大量书籍,包括小林的《梅里雪山:寻找十七位友人》《登山物语》《雪山短歌 艺苑 2025年05月28日 3 点赞 0 评论 54 浏览
底格里斯河畔的中国心 作为一名来自荆楚大地的工程人,这些年来,我辗转于各个工程项目。这次,我前往遥远的伊拉克,在中铁六局国际事业部监管、路桥公司实施的尼苏尔立交枢纽项目工作。在这个传统伊斯兰国家的工作与生活的经历,令我印象极为深刻。2023年圣诞节前夕,我和同事搭乘从多哈转飞巴格达的航班。透过舷窗,目之所及是一片焦黄的大地,尽显荒芜而苍凉。飞机广播不断用阿拉伯语和英语播报信息,可惜我听不懂阿语,脑海中只反复回响着出发前同事的叮嘱:“别乱跑,安全第一。”凌晨3点半,飞机落地,干冷的空气瞬间将我包裹,那熟悉的寒意,恍惚间让我以为回到了大西北的夜晚。在工地 艺苑 2025年05月28日 1 点赞 0 评论 5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