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新闻办召开“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城市副中心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副中心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785.1亿元,同比增长2%,今年副中心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080亿元,较“十二五”末增加57%。

        产业提升推动市管企业搬迁

        由隋振江副市长亲自挂帅,担任产业提升市级工作专班组长,19家市级部门以及与通州区结对的朝阳、海淀、西城作为成员单位,集全市之力推进产业疏解承接和提升。今年以来,市级专班重点对市管企业的搬迁做出研究部署。

        目前,华夏银行、首旅集团、北投集团、北京建院和保障房中心5家市管企业向副中心搬迁取得实质性进展,搬迁选址初步稳定,整体搬迁方案正在抓紧推进,其中4家企业总部或子公司均已完成注册地变更,北投集团总部及10家分支机构的办公地已迁入城市副中心。

        北京环球影城具备开园条件

        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环球影城首个主题景区“未来水世界”已完工移交,城市大道及技术服务楼、食品加工仓库、数据中心等17个建筑单体已全部完成竣工验收。

        全球体积最大、重量最沉、所在纬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环球广场标志物已启动,将是游客必到网红打卡地,周边32条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及管线等市政配套项目已完成,目前已具备开园条件。

        建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地上综合开发面积139万平方米,按照“站城一体”规划设计,将被打造成全国“站城一体化”的典范,引入商业设施后将建成北京东部最大的商业中心。工程项目将于2024年年底完工。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1小时直达雄安新区,15分钟直达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大兴国际机场,预测日均换乘客流将达到47.2万人次。

        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通州区委书记曾赞荣介绍,明年6月份,大运河北京段实现旅游通航,在“十四五”末,实现大运河全运段旅游通航。届时,市民坐船就可以到天津。

        三大建筑主体结构全面施工

        市发改委副主任张艳林介绍,副中心将围绕主导功能强化、重点区域开发和居民生活需要,建设绿色智慧的基础设施,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公共服务新高地,厚植城市人文底蕴,构筑高品质功能承载地。

        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项目现已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计划2021年上半年实现结构封顶,2021年底完成幕墙安装,2022年底完成室内装饰工程,2023年竣工交用。

        北京学校中学部教学区、宿舍区、共享区及园林工程等将于今年12月底完工并交付使用;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计划2023年12月完工,将成为城市副中心一张“文化名片”。

        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目前正在进行土护降施工,明年上半年进入地下主体施工高峰期,年底实现地上一层施工,计划将于2024年12月竣工。北京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建设规模37万平方米,将是北京市单体面积最大的医院院区。

        引进千家国家级高新企业

        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走访对接,三峡集团下属15家二三级总部实现工商、税收双落地,成为副中心首个落地的央企二三级总部集群项目。路孚特中国区总部等一批优质总部型项目实现落地。

        金融资源加速汇聚,华夏银行在副中心设立一级分行,首家持牌公募基金汇泉基金完成注册,首家市管银行财富管理子公司华夏理财实现批筹,农银科技完成注册,中债金科落地发展,北京绿色交易所入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获批设立。

        人力资源产业园通州园签约入驻企业达51家。通州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77家,张家湾设计小镇106家设计类和城市科技类企业注册落户,成功举办北京国际设计周并实现永久会址落户。

        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正式开园,启动区规划综合实施方案已完成,累计注册网安类企业3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