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腐败引发的金融风险影响面广、损失金额巨大,危及社会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金融领域反腐工作。2008年,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首次提出“严肃查办工程建设、土地管理、矿产资源开发、国有企业、金融、组织人事、司法等领域的案件”。2013年,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要求,深入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重点纠正金融、电信等公共服务行业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这是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将金融腐败表述为“突出问题”。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金融领域反腐力度多次做出指示批示,从第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将“审批监管”“金融信贷”等列为反腐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到三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大金融领域反腐力度”、四次全会强调“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五次全会要求从讲政治高度严查金融领域腐败问题,2022年第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公报中强调,持续推进金融领域腐败治理。近期,党中央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由此可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聚焦“国之大者”,牢固树立“金融报国”理念,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做好金融反腐和处置金融风险统筹衔接,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屏障,是国有金融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深刻认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是防治金融腐败的治本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中指出,金融业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的重任,也关系着广大金融消费者切身利益,要坚持回归本源和市场导向,兼顾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产品价值与道德价值的统一,形成依法合规、恪守信用、清正廉洁、公正透明、务实创新、稳健可持续发展的行业文化价值认同。

        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是金融反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国有金融企业大力倡导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是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必然要求,也是修复金融领域政治生态、从源头上防治金融领域腐败的治本之策。

        进入新时代,清廉金融文化也被赋予新的内涵。新时代清廉金融文化是社会主义廉洁文化在金融行业的延伸,是关于清廉的金融理念、制度、价值观及行为规范等的总和,是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新时代清廉金融文化,抵御金融腐败,净化金融政治生态,有利于国有金融企业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此,国有金融企业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建设清廉金融文化,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培育廉洁从业理念,提升从业人员道德品行、纪法意识、职业操守,牢固树立为民服务、遵纪守法、廉洁诚信、勤勉敬业的文化理念,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金融从业队伍,不断净化金融系统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从业环境,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二、做到“四个强化”激发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内生动力

        强化政治思维。当前,金融领域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复杂,建设清廉金融文化不是一阵风运动,而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改善金融生态、维护金融安全的攻坚战。国有金融企业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实党的全面领导,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建立廉洁文化建设统筹协调机制,久久为功抓好落实。

        强化系统思维。建设清廉金融文化要总体把握,注重各方面工作的统一性、协同性和整体性。在对象上,既抓“关键少数”,又管“绝大多数”,辐射到企业全体人员;在维度上,既融入企业党的建设和企业文化,又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教育相结合;在部署上,要实现常态化制度化,使员工时时处处感受到清廉金融文化的制度约束和教育影响。

        强化创新思维。立足新形势新要求,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创新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模式。特别聚焦关键环节重点岗位、集中纠治“四风”隐形变异反弹,积极探索运用切小口方式,找准靶心,精准出击,一步一个脚印,有效发挥提醒、监督作用,营造清廉教育氛围,促进清廉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强化贯通思维。推进清廉金融文化建设,领导在企业党委,督导在纪检监察机关。党委应压实责任,把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纳入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清单,构建党委领导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纪检监察机关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督促并协助做好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沟通联络、统筹调度、组织推动等,确保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有机结合,促进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与员工管理、风险控制贯通融合。

         三、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实践

        一是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北京信托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市纪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在学习中牢记忠诚履职之本、践行初心使命。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增长智慧、增加信心、增强斗志,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推动北京信托高质效发展,履行好作为金融国企应有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通过加强警示教育、弘扬清廉文化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和处理公与私、亲与清、情与法,个人与组织、群众、制度的关系,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二是坚持标本兼治“警”“育”同向。驻北京信托纪检监察组坚持“严”的主基调,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专项监督和整治,协助公司党委积极涵养“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清廉之人”的金融政治生态。探索以员工行为管理为抓手的清廉文化建设载体,制订实施《北京信托员工行为规范“五必须”“十不准”》,将清廉文化内涵和工作要求嵌入员工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规范和作风形象,使清廉文化融入行为管理,促进员工廉洁意识、纪律意识、道德品行和职业操守进一步提升,实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同时,将清廉文化与北京信托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将“尽信守托,经世济民”的使命和“专业受托者,百年守业人”的愿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增强抵御风险和金融腐败侵蚀的主动性和免疫力,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驻北京信托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近距离全天候监督优势,围绕北京信托公司党委工作要点、全面从严治党重点任务及制度执行情况,融入公司“十四五”规划落地、推动转型发展全过程,前移监督关口,抓实抓细日常监督。持续强化思想教育和纪律规矩教育,围绕关键节点常敲廉政警钟,督促党员干部加强自警自省,将廉政谈话作为制度化常规化监督重要手段,促进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守纪律讲规矩的意识。聚焦对利益输送问题的清理整治,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扎牢涉及审批、工程建设、金融信贷、大额资金管理等领域的不能腐的笼子。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持续加强警示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全市警示教育大会精神,协助公司党委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报典型问题,发挥正反典型的示范警示作用,开展党性党风学习教育、清廉金融文化教育,强化红线意识,坚守底线思维。有效衔接党内监督和内部监督,出台特约监察员工作办法,建立和培育特约监察员队伍,聚焦廉洁从业,努力做到敢监督、善监督、实监督,有力促进干部员工增强纪律规矩意识,提高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是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加强党风政风建设。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对“腐蚀”“围猎”的警觉,坚决纠治“四风”顽瘴痼疾。重点围绕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吃喝、“靠企吃企”等开展专项整治,通过问题查找和集中整治倒逼责任落实,强化廉洁从业理念。聚焦北京信托全员竞聘工作开展全过程监督,坚决杜绝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把人员队伍管理政治关、作风关、廉洁关。坚持在“治未病”上积极作为,常念纪律“紧箍咒”,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起,常态化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提醒等,早教育、早提醒、早警示、早纠正,不断筑牢思想防线。

        综上,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是提高廉洁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涵养国有金融企业政治生态、防治金融领域违纪违法犯罪的治本之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下一步,北京信托将牢牢把握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强化责任落实,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实现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清廉金融文化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从业人员廉洁意识明显增强,“亲”“清”和谐关系更加稳固的良好局面,为金融反腐提供强大内生动力,为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